分析国内部分轮胎企业近年来的发展路径,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这些企业的发展布局,不外乎几个方面:海外建工厂;提升产品档次;走国际化之路。
玲珑轮胎:切换市场订单
近两年来,玲珑轮胎加快了海外拓展的步伐。
目前,其泰国工厂已具备1000 万条半钢胎和120 万条全钢胎产能,基本上能满足该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实际订单需求。
该公司称,已提前完成美国市场的订单切换,而且2017年,预计对美国市场的发货将创历史新高。
2016 年前11个月,该公司轮胎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5.84%和17.81%,实现较快增长。
三角轮胎:追求高性能产品
多年来一向内敛的三角轮胎,在2016年上市前后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
尤其是,其高调发布新投产的两大“智慧工厂”项目:南海新区400万条高性能乘用车胎项目;临港区200万条高性能商用车胎项目。
数据显示,2016年1-9月份,三角轮胎及全资子公司向美国出口的产品,涉及“双反”的卡客车轮胎销售收入,仅占其营业收入的1.11%。
这意味着,该公司不会受到美国此次“双反”的困扰。
青岛双星:参与国际收购
春节前,青岛双星因参与韩国锦湖轮胎的收购,一时大出风头。
该公司通过参与设立青岛星微股权投资基金旗下控股子公司星微国际,成为韩国锦湖轮胎债权人出售股份的优先协商对象。
如果收购锦湖轮胎成真,双星将有机会全面整合国内外市场布局,实现快速扩张。
该公司2016 年业绩预告显示,其净利润增长50%-80%,也是市场大赢家。
赛轮金宇(4.26 -0.70%,买入):开拓海外市场
轮胎世界网获悉,赛轮金宇正加紧开拓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以应对轮胎“双反”。
其越南工厂投产后,第一条全钢子午胎已下线,预计2017年实现量产。
根据业绩预告,2016 年,该公司净利润增长85%-105%,可谓是盆满钵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