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突破百亿:2024年轮胎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9.41亿元,占集团总营收24.5%,同比提升7.43%,成为华谊集团核心增长引擎;
产销量突破新高:全年轮胎生产量达1,705.89万条,同比增长17.57%;实现销量1,623.97万条,同比增长9.19%。
面对行业面临的销售困局,双钱轮胎这家96岁的轮胎企业,正在上演一场教科书级的产业升级战。
产能狂飙背后的“效率革命”:
从新疆超产到重庆爆单
翻开华谊集团年报,双钱轮胎板块的数据堪称惊艳:全年生产1705万条轮胎,同比增长17.57%。
其中全钢子午线轮胎产能利用率更是在行业销售低迷的环境下全线飘红。重庆基地103.74%、新疆工厂104.4%的产能负荷率,直接碾压行业平均72%的水平。
但真正让行业侧目的,是双钱的“产能辩证法”:不盲目扩产,而是用智能化榨出极限效率。
走进双钱集团(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看到,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年产120万条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加速生产,赶制订单。
![]()
重庆工厂年初定下260万条年产能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结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使产能利用率高达103.7% ;同时, 投资2.3亿元的节能技改项目,让单胎能耗直降15% 。
双钱轮胎:老国货的全球逆袭
双钱的财报里藏着一组关键数据:北美卡车胎替换市场占有率5.5%,中国品牌第一。
![]()
这个数字背后,是双钱轮胎近十年的“出海长征”。
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泰国建厂—— 用海外产能绕开美国“双反”关税,挺进美国市场 。
到2024年,双钱泰国基地生产的大部分进入美国卡车替换轮胎市场,成为占有率第一的中国品牌 。
同时海外市场狂飙的背后,是双钱对地缘政治的精准预判。当欧盟对华轮胎反倾销税升至28%时,泰国基地的区位优势瞬间爆发——零关税进入东盟市场、规避美国301条款、辐射RCEP成员国。
这种"产地多元化"策略,让双钱在100多个国家铺开销售网络,2024年海外营收大幅度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产品结构调整:从“红烧肉”到“定制化小炒”
双钱轮胎的逆势爆发,也离不开其产品战略的转型升级。
“过去物资匮乏的时代,一顿红烧肉就足够解馋了,现在市场足够细分,单靠红烧肉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根据大家的不同口味炒出不同的菜品。”双钱董事长章万友的比喻,揭示了其产品战略的转型内核:
新能源赛道“抢跑”:推出“双钱深海”“回力深空”静音棉轮胎,噪音测试排名行业位居前列,新能源专用胎占比突破30%,成为双钱乘用车轮胎的“拳头产品。
场景化定制:针对矿区推出“一矿一品”策略,用于煤矿运输的软质煤矿胎强化承重性和耐磨性,用于铁矿铜矿之类的硬质矿运输的硬质铁矿胎提升防刺扎性能 ;
渠道突围:与途虎养车联合发布“飞跃巅峰”、“昆仑”系列, 借助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的优势来反哺生产,扩大市场知名度和扩展销售渠道。
![]()
同时,技术研发的“数字化协同平台”成为关键支撑:
TECO 2.0技术体系,实现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缩短至3个月(传统模式需1年) ;
5A技术标准(耐磨、静音、节能、安全、智能),对标国际品牌,实现产品性能全面提升 。
而双钱轮胎产品结构的优化,本质是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用技术溢价替代成本优势。
结语:国货崛起的“双钱样本”
双钱轮胎的逆袭,揭示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共性路径:用技术升级对冲成本压力,用全球化布局打破市场壁垒,用场景化创新重塑品牌价值。
当“老字号”不再依赖历史光环,而是以“数字化+定制化+全球化”的三重引擎驱动增长,国货轮胎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朗盛预计中国未来数
绿色环保成趋势 国
万力轮胎合肥工厂投
向国际品牌亮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