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体数据来看,1 月份,中国橡胶轮胎出口量达 78 万吨,同比增长 2.5%;出口金额为 140.07 亿元,同比增长 4.2%。
其中,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达 75 万吨,同比增长 2.1%;出口金额为 133.9 亿元,同比增长 3.9%,按条数计算,出口量达 6336 万条,同比增长 12.4%,汽车轮胎出口 65.9 万吨,同比增长 2.1% ,出口金额达 114.5 亿元,同比增长 4.8%。
2 月份,中国橡胶轮胎出口量达 59 万吨,同比增长 4.4%;出口金额为 107.95 亿元,同比增长 6.2%。
其中,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达 57 万吨,同比增长 4.9%;出口金额为 104.32 亿元,同比增长 6.9%,按条数计算,出口量达 4376 万条,同比增长 1.2%,汽车轮胎出口 50.26 万吨,同比增长 4.6% ,出口金额达 88.6 亿元,同比增长 6.7%。
1-2 月累计,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量为 138 万吨,同比增长 3.3%;出口金额约为 248 亿元,同比增长 5.1%;累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 132 万吨,同比增长 3.3%,按条数计算,前两个月累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 1.07 亿条,同比增长 7.5% 。可以看出,无论是出口量还是出口金额,均呈现出增长态势,实现了量价齐升的良好开局。
山东作为中国轮胎生产大省,为全国轮胎出口量贡献突出。2025年1-2月山东省累计出口橡胶轮胎135.049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65%。其中,前两个月,东营市轮胎出口量达到1513.8万条,出口值高达40.5亿元人民币,仅东营地区出口量,就占前两个月全国轮胎出口量的14.15%。
这种增长背后有着多重因素。全球经济的复苏与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重要支撑。其次,中国轮胎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不可忽视。在全球轮胎 75 强中,中国有 38 家企业上榜,4 家跻身TOP20,2家进入前十名。再者,贸易环境的改善也为轮胎出口提供了助力。一些国家和地区降低了轮胎进口关税,或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减少了贸易壁垒,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