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销终端:
真的卖不动了!
近日,有很多轮胎店和经销商在车与轮视频号下留言表示,“六月之后真的卖不动了”,“三月之后就卖不动了”。
从上面轮胎老板、经销商的反馈来看,目前终端市场销售非常惨淡。
根据6月20日最新信息, 目前终端市场需求不佳 ,轮胎市场环节传导缓慢;厂家整体出货放缓,库存呈增长趋势。其中,全钢轮胎厂家目前库存水平高位,在库存和出货压力下,整体开工有所压制。
同时,近日轮胎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天然橡胶价格早已突破15000元 /吨。 卓创资讯今日的数据还显示,国内合成橡胶市场价格区间窄调,华北地区乳聚丁苯橡胶1502价格15200-15300元/吨,BR9000市场价格15100-15300元/吨。
轮胎外销:
海运费涨到离谱
值得注意的是,除内销零售萎靡外,外销方面中国轮胎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同花顺期货财经数据显示,截止到今日(6月20日),欧线集运逼近5200点,继续刷上市以来新高。
在现货方面,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截至6月14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报每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价格为4179美元,环比大幅上涨230美元。
一位轮胎企业负责人表示,海运费涨得太离谱,部分航线涨幅接近70%,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运费上涨最高达到2000美元。
先前,央视正点财经也曾报道,多家船公司发布涨价函,对主要航线的费率进行了上调。亚洲至拉美个别地区航线的运价,已从此前的每40英尺箱2000多美元,暴涨至9000美元至10000美元,欧洲、北美等航线运费几乎翻番。
在此基础上,进入6月后海运价格继续呈上涨态势,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等头部船公司接连发布最新涨价通知,涉及美线、欧地、非洲、中东等,甚至已有船公司发布7月1日起的运价调整通知。
轮胎作为重型商品,其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大,运费上涨意味着轮胎制造商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来将产品运送到海外。而轮胎市场成本的上涨,或使中国轮胎的售价被迫提高,轮胎企业以此来对冲额外增加的成本。
轮胎企业业绩或将受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对中国很多轮胎企业来说,出口是主要利润来源,比如某上市轮胎企业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中,出口营收是内销的三倍还多。
轮胎行业的人都知道,中国轮胎看山东,而山东有很多轮胎厂只做出口业务。2023年中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金额约为1558.12亿元,单东营一个城市橡胶轮胎出口金额达到281.2亿元,增长20.2%。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第一轮胎大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5个月中国橡胶轮胎出口总量达363万吨,同比增长4.6%;出口金额为642亿元,同比增长6.1%。 虽然前几个月中国橡胶轮胎的出口量和金额仍有所增长,但增幅已出现小幅下滑。
总而言之,目前中国轮胎面临着 内销零售疲倦、原材料价格暴涨、海运费上涨等众多挑战,这对于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且以出口市场为主要业务的中小型轮胎企业来说,将是一记重锤!
你6月的销售情况怎么样?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