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降,产量下滑267.9万条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橡胶轮胎产量数据显示,2021年7月国内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7271.0万条,同比2020年 下滑了0.4%,这是2021年 首次下跌,而2020年下半年单月产量则持续上涨。而且,相比6月份,全国橡胶轮胎产量减少267.9万条,环比下降了3.6%。2021年1―7月国内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52181.4万条,同比增长26.4%,增幅收窄。
这一点从轮胎工厂开工率也可以体现出来。自5月份开始,国内轮胎企业开工整体处于偏低位运行状态,截至8月12日半钢胎样本厂家开工率为61.09%,环比上涨0.21%,同比下跌5.18%。全钢胎样本厂家开工率为65.88%,环比上涨0.11%,同比下跌6.92%。
图1 2020-2021年国内轮胎企业开工率对比图
7月出口,同环比双降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共计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 4722万条,环比6月5053万条 减少了5.15%, 同比2020年下降了0.1%。这也是2021年首次出现 ”双降“。6月份,全国出口新的充气橡胶轮胎交货值达85.25亿元,同比下降了-7.4%,环比下降了5.7%。1-7月,全国共计出口橡胶轮胎3.33亿条,同比上涨37.1%;交货值达592.41亿元,同比上涨23%。
轮胎外销市场方面,仍面临海运费高、订仓紧张等问题,发往中东、美洲、欧洲等地区的海运费报价一直处于上涨状态,青岛港发往沙特达曼、迪拜杰布阿里等港口的40尺大柜海运费已经从年初的3500-3600美元上涨至7700-7800美元。
此外,欧美经济的快速回复,也加快了国外轮胎制造业的复苏,外资品牌2021年销量一路上涨,挤压了国产轮胎的市场份额。
下半年走势:不容乐观
我国轮胎需求主要在国内配套、出口和国内替换市场三方面,但今年三方面都不容乐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6.3万辆和186.4万辆,环比下降4.1%和7.5%,同比下降15.5%和11.9%。这也影响了近期国内配套轮胎需求。且今年汽车芯片短缺,对汽车产量有所影响,预计在今年三、四季度迎来较大缓解。
终端市场需求方面,7 月下旬开始国内疫情多省份蔓延,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当前无论轿车还是卡客车轮胎代理商库存均处于明显偏高水平,分别为1.5倍、1.9倍,而终端市场对于8月份销量的不乐观预期也将直接影响备货积极性。
业内多方预计,即使9-10月国内消费好转,短期内也将以消化库存为主。而出口方面,短期海运问题很难解决;需求将消化缓慢,当下情形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
其实不只是轮胎产业,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7月经济数据显示,当月数据全面回落、且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受到极端气候和疫情扩散等短期影响较大。市场人士预计,8月全国疫情继续多源多点反复,防控工作持续收紧,8月经济数据大概率也会受到疫情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