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卡车及公共汽车轮胎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
据了解,该申请不只针对中国品牌的轮胎,也包括在华生产的固铂等世界知名品牌的轮胎。卡客车轮胎是中国出口美国的主要轮胎产品,因此,如果美国此次最后确认实施“双反”,中国轮胎在美国市场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据了解,虽然在国内乘用胎市场上,国内骨干企业产品质量已不输国外,但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经济效益还是明显不如外资品牌。针对这种这种现象,多家轮胎企业均认为,一方面与国内产业起步晚、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品牌知名度、品牌营销和市场开发手段等方面的差距是更重要的原因。
点评:有关专家表示,当今世界品牌竞争已成为焦点,谁拥有卓越的品牌,谁就拥有顾客、市场和未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分析认为:“单个企业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如果组成旗舰队,协同作战,像2003年推出全钢胎十大民族品牌一样抱团发展,应该是改变目前品牌竞争形势的较好方式。”
“中国轮胎品牌很多,但知名品牌少。骨干企业虽然拥有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在功能特性和质量上不逊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民族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是我们的短板。”邓雅俐表示,民族品牌难以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价格,制约了中国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开展技术研发、品牌推广。因此,品牌创建工作要始终当做行业和企业的长期大事来抓。推动中国轮胎由大向强发展,要以品牌战略为引领,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