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沙县金沙园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首席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刘才生正在指挥液压硫化机安装调试。
刘才生今年50岁,沙县人。曾就读于三明化工机械厂技校,1983年,到三明化工机械厂当车工。由于勤奋好学,1986年,他又被推荐到福建省电大化机三明分校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脱产学习,打那时起,他便和机械制造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9年,刘才生返厂当上了技术员,后成为高级工程师。这一干,就是近30年。
“十一五”期间,橡胶市场对巨型子午线轮胎需求大,但因国外对该技术封锁,国内巨型子午胎的生产工艺技术一直处于摸索阶段。
根据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该公司提出开发170英寸液压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硫化机的任务。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刘才生用行动诠释。他主动承担了项目研发任务,带领项目组一头扎进了研发车间。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组攻坚克难,三个月内就完成了任务。
该产品的成功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内巨胎生产提供了装备保障。在此基础上,刘才生又组织完成了220英寸、145英寸巨型子午胎系列硫化机开发。
2011年,根据客户需求,该公司又提出70英寸液压式载重轮胎定型硫化机设计制造任务。刘才生再次带领项目组加班加点,成功完成设计任务,并获得白俄罗斯客户的充分肯定。
随即,该公司同白俄罗斯客商签订了后续16台65.5英寸液压轮胎硫化机订单,创汇580万欧元,实现了该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在国际市场大订单零的突破。
创新之路无止境。在开发122英寸、170英寸和270英寸巨胎硫化机的过程中,刘才生设想将传统的中心机构和脱模机构、活络模驱动机构合三为一。通过反复实践,三合一的硫化机中心机构设计完成,实现多个功能于一体,同步性大大提高。
他还大胆创新,把化工行业使用的特殊塑料引入到产品研发设计中,使得硫化机高温密封寿命由3个月延长到2年以上。
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公司多个产品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双轮”牌子午线轮胎硫化机已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造”产品,创下多项“中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