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轮胎资讯 » 正文

国产轮胎利润下滑 外资轮胎加码中国

发布日期:2015-04-27          字号:放大  缩小

 扎堆亮相第十六届上海车展的除了汽车业界的大佬,还有与汽生产制造密切相关的橡胶轮胎企业。

过去一年间,包括马牌、米其林、普利司通、邓禄普等国际品牌均发布了在华产能扩充计划和密集新品发布的时间表。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全球第六大轮胎厂商邓禄普的母公司日本住友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处获悉,今年2月该公司在江苏常熟和湖南的两家工厂累计产量突破一亿条,预计到2020年在华累计产量将达两亿条,实现翻番。

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山田直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市场是住友橡胶关键的战略发展地之一,“邓禄普轮胎在中国的销售额已超过50亿人民币,新车配套的比例也已超过50%。”他说,“为此,公司将对湖南工厂进行扩建,完工后其日产量将是现在的4.5倍,届时两家工厂日产量将突破10万。”

2004年进入中国并实现首条国产轮胎下线的邓禄普,1888年始创于英国,后被日本住友橡胶并购。作为日系轮胎的代表,邓禄普通过与一汽、广汽、东风日产等大型汽车集团合作在华逐渐站稳脚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邓禄普在华旗舰店超过850家,非专卖店网店则有4000家左右,目标指向扩大终端客户与轮胎替换市场。而与其市场排名不分伯仲的韩泰轮胎近日也对外宣布,将增强在零售市场的销售比例,“到2020年专卖店的数量由现在的2300家提升到5000家”。

但是,与外资轮胎企业火热布局、在华短兵相接相比,国产轮胎却一直给人以“墙外开花墙内遇冷”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如今国产轮胎必须面对利润下滑的现实。

在近日举办的2015中国橡胶年会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在《中国橡胶工业2014年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中指出,在全国橡胶制品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行业的整体利润呈下滑态势,其中胎类产品(汽车轮胎和力车胎)利润出现负增长。

根据中橡协统计的企业数据,2014年实现利润负增长的行业包括轮胎、力车胎和废橡胶综合利用三个行业。其中轮胎业中,内资企业的利润下降9.7%,外资企业的利润则增长16.7%,轮胎产成品库存货值同比增长20.41%,力车胎利润则大幅下降15.5%。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