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 正文

密炼式作业助力衡水橡胶企业迈上节能环保新台阶

发布日期:2014-11-12          字号:放大  缩小


“以前,从事橡胶加工的人都被大称为‘黑鬼’,原因就在于开链式操作流程:橡胶颗粒、炭黑四处飞散,一天下来,除了眼睛和牙齿外,全身上下全是黑乎乎一片。”在燕赵环保世纪行采访过程中,衡水中铁建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邓乃伏告诉记者,随着环保设备的购进和密炼中心的成立,橡胶行业已经迈上了节能环保的新台阶,‘黑鬼’这个词也将成为历史。
  “作为橡胶企业,我们是同行业第一家进行密炼作业的,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对密炼室进行两次升级改造。”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安环部负责人李世标称,对橡胶生产作业进行密炼式操作,减少了橡胶颗粒和辅料的飞散,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新设备的购进和密炼室的成立,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但却净化了环境,提高了空气质量。”对于如何消化环保设备购进及改造部分增加的支出,邓乃伏称,“密炼室本身就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一环。在密炼作业过程中,我们采取信息化、自动化控制,产品稳定性和合格率大大提高。长期下去,环保方面的增加的投入根本不是问题。”
  他同时表示,密炼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用工数量,为企业节省了开支。“以前我们的生产能力在10吨以下,密炼室建成后,我们的年生产能力预计可达30吨。以前是手工作业,生产10吨需要10个人,现在是生产线,只需要8个人便可以完成30吨的生产要求。”
 同样采取密炼作业的还有衡水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铁建不同的是,该公司成立了4个独立实体部门,对密炼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并投资3000万元改造密炼车间。
  “由于是开链式作业,生产橡胶成品所需添加的辅助材料在风力作用下会飞散和挥发,这样一来,成品合格率就大大降低了。”公司副总刘新良告诉记者,以前开放式作业过程中,辅料的浪费高达30%。密炼室作业后,原料、辅料全部采用封闭式操作,浪费消失了,配方稳定了,产品合格率也由以前的95%上升为现在的近乎100%。
  记者在采访中同时了解到,除密炼作业外,衡水市橡胶企业还积极采用清洁能源,改造燃煤锅炉,通过先进的密闭喷漆、喷砂和除锈系统等多项环保举措来实现节能减排、净化空气,确保环境质量的目的。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