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以价换量的狂欢背后,却暗藏着一个残酷真相:当降价成为唯一武器,渠道商正在沦为品牌商的“炮灰”。
由降价引发的库存价值缩水,正在吞噬渠道商的现金流,在高价库存高压和价格竞争下,下半年无疑将有大量渠道商面临倒闭。
当轮胎降价潮遇到电商时代,怎样才能不沦为品牌商的“炮灰”呢?
我认为选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经销商和门店老板必须清醒认识:选品不是选“降价幅度”,而是选“价格纪律”。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要请各位老板们选择代理轮胎品牌时思考三个关键问题:
1、你要的是销量,还是利润?
在物资不充足的年代,销量=利润;在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年代,销量并不完全等于利润。
当你为了销量牺牲利润时,你的经营目的就已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完成厂家的任务。
2、代理价格低的轮胎,你就能赚的多吗?
当然也不一定。
首先,当线上线下这个产品价格都很低时,你能卖上高价吗?客户也不是傻子,任由你赚大差价。
其次,不同价格对应的是不同消费群体,而低价消费群体的钱是最难挣的。
最后,客户嘴上说“要便宜”,但心里真的只认价格吗?客户要的不是“绝对便宜”,而是“性价比”。
3、你是想要利润不稳定的品牌,还是要利润稳定的品牌?
做生意,大家肯定都有风险意识。大家都知道,一夜暴富在现在的轮胎行情下几乎做不到了。
如果能有个能够稳稳当当,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并且产品品质能打、利润稳定的轮胎品牌,才能大家选品时最佳的选择。
我相信,当大家仔细思考这三个问题后,大家已经明白为什么选品时,“价格纪律”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了。
因为只有严格执行 “价格纪律”的轮胎品牌,才能不出现串货、不出现乱价,才能确保门店稳当的赚取合理利润。
正如其渠道总监所言:“控价不是限制经销商门店,而是帮他们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回到降价这个话题,结合 “价格纪律”的观点,我认为,降价本身不是原罪,失控的降价才是灾难。
比如,“今天降30,明天降50”这种降价方式,会让代理商的库存一直贬值,并且这么小的降幅,经销商很难向下游门店降价,只能损失自己的利润;
其次,不同价格的产品混杂在线上线下渠道,低价的产品会冲击正常价格的市场。当客户拿着电商800的价格到门店咨询,而门店报价1500,门店进货价格都拿不到800时,我是门店我也会骂娘,而且发誓以后再也不卖这个品牌的轮胎了。
因此,越混乱的市场,越需要“铁腕”价格秩序的制定者,确保经销商和门店的利润不受侵害的同时,并利用降价为代理商的销售带来更大助力。
厂家怎样降价才能做到上面说的“既要又要”呢?
1、经销商签订“价格承诺书”,明确规定:若厂家降价,需按降价幅度对经销商库存进行差价补偿;若经销商擅自突破最低售价,将面临取消返利、缩减配额等处罚。
当厂家要求经销商配合阶段性降价时,同步签订“价保协议”:若活动期间其他渠道破价,按差价双倍补偿经销商。
这种“刚性约束+柔性补偿”的机制,可以使得品牌在价格战中渠道价格体系保持稳定,也能确保经销商忠诚度提升。
2、直接降价不如加大促销政策。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 原材料成本降低意味着厂家促销的“ 子弹 ” 更多了。
一方面厂家可以加大给门店的返利,增强门店销售的动力;也可以直接增强对消费者的促销,让车主感觉自己“赚了便宜”。
无疑,这种以促销拉动销售的方案,比直接降价,给门店带来的效果要好很多。
站在2025年的行业拐点,在降价潮+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低迷三重绞杀下,轮胎品牌的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价格博弈,而是渠道掌控力、价格纪律性和价值创造力的综合较量。
当行业集体陷入“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恶性循环时,那些能用“价格纪律”重塑行业认知的品牌,能够确保代理商稳定合理利润的品牌,才是真正值得门店代理的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