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轮胎资讯 » 正文

国产轮胎不被认可 如何取外资之所长以提高赢面概率?

发布日期:2016-02-18          字号:放大  缩小

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轮胎市场面临内忧外患,频频遭遇倾销、补贴指控,使轮胎出口遭受较大打击。

  国内乘用胎市场,虽然国内骨干企业产品质量已不输国外,但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经济效益还是明显不如外资品牌。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多家轮胎企业均认为,一方面与国内产业起步晚、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品牌知名度、品牌营销和市场开发手段等方面的差距是更重要的原因。

  如何取外资之所长,提高赢面概率?

  业内人士表示,需要组成旗舰方阵协同作战,搭准消费脉搏、聚焦卖点、重点突破。同时,也需要社会消费环境倡导和推动理性消费,使消费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国内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是短板

  当今世界,品牌竞争已成为焦点,谁拥有卓越的品牌,谁就拥有顾客、市场和未来。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表示:“单个企业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如果组成旗舰队,协同作战,像2003年推出全钢胎十大民族品牌一样抱团发展,应该是改变目前品牌竞争形势的较好方式。”

  2003年11月,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推出中国全钢胎十大民族品牌。2004年9月1日,十大品牌全部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通过发展民族品牌,打造中国名牌,争创世界名牌,中国全钢胎产量由2004年的1610万条,增加到2014年的11200万条。国产品牌全钢胎,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0%左右。

  10多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乘用车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保有量的增加,轮胎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乘用胎已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而内资品牌乘用胎的市场占有率明显处于劣势。

  “中国轮胎品牌很多,但知名品牌少。骨干企业虽然拥有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在功能特性和质量上不逊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民族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是我们的短板。”

  邓雅俐表示,民族品牌难以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价格,制约了中国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开展技术研发、品牌推广。

  “品牌创建工作要始终当作行业和企业的长期大事来抓。推动中国轮胎由大向强发展,要以品牌战略为引领,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邓雅俐说道。

  近年来,国内骨干轮胎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在提升品牌方面下功夫。

  2016年,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将以品牌建设为主线,全面提高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品牌价值。品牌营销上,加大投入中策车空间、形象店、零售店的品牌形象建设。

  三角集团公司把建设全球化轮胎品牌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2015年9月,三角轮胎品牌走向全球高峰论坛召开,以品牌建设推进全球市场的发展。

  据悉,风神轮胎以“世界品质、国际品牌”为发展愿景,向价值链高端挺进。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