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轮胎资讯 » 正文

中国轮胎业不需要所谓的“创新”

发布日期:2016-01-06          字号:放大  缩小

 其实,国内轮胎企业没必要把美国“双反”的结果看得太重。

  国际贸易规则应当遵守,靠违反规则取得竞争优势,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双反”只是让中国轮胎企业的起跑线,向靠近公平的方向挪了一挪,最起码的后发优势仍然存在。

  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有技术借鉴、引进、模仿、集成的可能性,所以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成本和风险小多了。

  道理浅显得很,但不少企业动辄就找文献查新,看看别人没做过的东西才去做,这其实就是傻。“借鉴、引进、模仿、集成”这个八字诀,才是真正的内功心法,至于模仿谁,不言自明。

  因创新而吃亏的现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不少例子。比如华南轮胎公司,上世纪80年代末是全国第一家能够生产全系列子午胎的工厂,其产品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当时,该公司的创新,仅仅是在一个普遍使用斜交胎的市场上推广子午胎。一开始,只有这“一个人”在市场上宣讲子午胎的优越性,显然是真正的“寂寞英雄”。

  那个时候,南北两个大众、海南马自达这些汽车主机厂的原配轮胎,都是华南轮胎公司生产的,达到高峰时,其配套量占了产量的30%。

  然而,等到市场认可了这个产品,华南轮胎公司已经亏损了12年。这12年把股东的精气血也耗得差不多了,无力再继续支持它发展。

  实际上,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成绩比纯自由市场经济还好,是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能就在于“知道”。

  一位学者认为,当前中国模式的巨大成功,很可能恰恰来自于起点落后。落后于人最大的好处,是“知道”路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根本不需要自己尝试,把别人已经证明好使的东西拿过来就可以了。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让一帮小公司瞎搞,而是国家直接组建大公司搞垄断经营,集中力量办大事。企业的任务仅仅是模仿和做大,创新则是别人的事。

  事实证明,从一些表现好的国家来看,依赖后发优势的经济增长可以达到7%,甚至更高。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