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2025年,山东厂商掀起的价格战,使得205/55R16等主流规格轮胎批发价跌破100元,行业进入“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状态。
在此背景下,经销商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代理商为清库存延长账期至90天。
导致经销商们集体陷入“搬运工困境”:一边是成本上涨,一边是批发价格暴跌,甚至出现区域轮胎批发价高于零售价的“倒挂”奇观。
这场低价绞杀盛宴背后,是一条断裂的价值链: 产能过剩 + 消费低迷 → 经销商同质化价格战 → 渠道价格体系紊乱→ 利润空间坍塌 → 门店流失 → 经销商价值消亡。
因此,价格战愈演愈烈下,经销商唯有通过变革,才能找到生存的空间。
最近半年,我们拜访了一些做得非常好的轮胎经销商,发现他们应对措施有一个共同点:拥抱零售的变化,积极赋能门店,教门店赚钱,门店挣钱了,经销商的销量也提升了。
总而言之,经销商当下迫在眉睫的工作是研究零售,尤其是先进的零售业态,理解它们的经营逻辑,然后为门店赋能。
解困之道:蜕变为“五位一体”的零售服务赋能者
1、产品选择:区域保护+合理利润,奠定合作根基
核心价值:打破价格无序竞争,保障终端门店合理盈利空间,成为稳定可靠的合作伙伴。
关键实践:聚焦有“区域独家保护政策”的品牌产品线,避免线上/同城恶性杀价。
比如严格打击线上串货、低价销售;在线下推行经销商“一区一商”策略,签约门店在划定的5公里范围内享有销售专营权,有效抑制窜货,确保门店毛利稳定在20%以上(明显高于无保护市场的15%左右)。
2、物流重构:前置仓网络,解绑门店库存枷锁
核心价值:建立区域性前置仓配网络,实现极速响应(2小时内达),释放门店库存资金压力。实现门店“日下单、次日达,急单1小时达”。
以温州鑫弘汽配举例,通过遍及整个浙江省的前置仓库,不仅提高了门店的供货效率,还降低了门店的库存成本。
3、运营赋能:数字化武器,重塑门店效率与体验
核心价值:输出智能管理工具(SaaS系统、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助门店降本、增效、提升客户体验。
通过数据分析,经销商可以准确掌握门店的销售趋势和客户需求,为门店提供针对性的产品推荐和促销活动。
同时,经销商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了门店的库存管理、订单处理等流程,提高了门店的运营效率。
4、营销升级:线上引流+活动策划,驱动门店获客
核心价值:从被动供货转向主动营销,构建“品牌传播-流量导入-成交转化”闭环。
通过组建线上数字化营销团队,生成门店专属“门店抖音号+美团店装+微信公众号内容”及本地活动方案(如“夏日轮胎安全检测直播”),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为门店引流。
5、服务整合:场景化解决方案,打造黏性壁垒
核心价值:超越单一轮胎产品,帮助门店构建“产品+专业服务+衍生保障”组合,成为车主可信赖的服务枢纽。
通过零售服务培训提升门店服务质量,动销能力,同时,通过轮胎保、快速理赔服务等,为门店售后提供保障。
当然,经销商向零售服务商的蜕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厂家提供强大支撑:
渠道保护:严厉打击串货、电商低价销售扰乱市场,为门店创造合理利润提供基础保障;
资金动脉:缓解转型阵痛的供应链金融,对符合标准的核心经销商,提供前置仓升级、数字化改造等资金贷款支持,缓解经销商流动资金压力。
运营支持:厂家可以提供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培训服务,帮助经销商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营销支持:厂家可以与经销商共同开展线上营销活动,提供广告投放、优惠券发放等支持,帮助经销商吸引更多客户。
服务支持:厂家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保障,帮助经销商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传统的轮胎经销模式本质上是“搬运工”,是产品从工厂到门店终端的渠道节点。但在今天产业互联网重塑和新零售模式下,单纯的“搬货”功能日益被边缘化。
低价挤压后,既无法提供差异化价值,也无法帮助门店实现效率提升和利润增长的经销商,在未来的竞争中,有很大可能面临出局。
面对淘汰线之前的宝贵时间窗口,只有重新审视自身价值、拥抱零售思维、掌握实战赋能能力的经销商,才能成为行业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节点与支点,赢得利润与增长的二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