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用车胎进口数据
![]()
轻卡轮胎进口数据
![]()
卡客车轮胎进口数据
表面“风平浪静”,背后却是泰国、柬埔寨、塞尔维亚三股势力的角力。
泰国虽稳坐三大品类“供应一哥”宝座,但地位已显松动:中型卡车轮胎进口暴跌33.9%,拱手让出市场份额,下滑原因应该是全钢美国双反税率提高造成的。
据了解,2024年10月,美国商务部(DOC)对泰国出产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作出了最终反倾销裁定。此次裁定显示,普利司通轮胎的倾销税率为48.39%,而浦林成山轮胎(泰国)有限公司的税率为12.33%。其他泰国轮胎生产商及出口商则被征收12.33%的平均税率。
若以增长论英雄,柬埔寨堪称最大赢家。据了解, 柬埔寨出口美国的乘用车、轻型卡车、中型卡车轮胎全线暴涨,其中中型卡车轮胎进口激增226%,直接杀入前五。
其背后是“中国制造”的海外建厂的产能爆发,赛轮海外子公司 CART TIRE年产9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年产1,2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及年产165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均已实现批量化生产运营。
通用股份柬埔寨基地从2023年5月22日开业至今,仅用两年时间便实现千万级产能跨越;
双星轮胎在柬埔寨建厂,首批10万条轮胎强势进军欧美市场;
此外,万力轮胎、正道轮胎、福麦斯轮胎也纷纷选择在柬埔寨建厂。
另一个隐秘玩家是塞尔维亚。这个东欧国家首次跻身美国轻型卡车轮胎前十大来源国,566万条进口量,同比暴增151.5%。数据背后站着山东玲珑轮胎——其在塞尔维亚的工厂年初投产。“欧洲造”标签成功规避了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
25%关税重锤落下:供应链大逃杀开始了
5月3日,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正式生效。这记重锤直接砸向两类玩家:一是低附加值产品,二是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单一供应链。
低价轮胎首当其冲
以柬埔寨为例,其乘用车轮胎均价仅35.11美元,不足墨西哥(84.66美元)的一半。关税加征后,价格优势将被大幅稀释。
而泰国、越南的出口商已开始向欧洲、中东市场分流。
近岸生产成为救命稻草
墨西哥、加拿大一季度进口量分别增长16.3%和5%,墨西哥轻型卡车轮胎均价高达91美元,远超东南亚产品。
玲珑轮胎借道塞尔维亚、巴西工厂, 北美自贸协定(USMCA)的免税红利,正吸引米其林、固特异、中策橡胶、赛轮轮胎等巨头加速墨西哥建厂。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全球贸易壁垒频繁,近岸建厂将成为未来主要趋势。”
结语:一场没有终点的攻防战
美国轮胎市场的每一次数据波动,都是全球产业链的应激反应。当关税大棒落下,赢家名单或许会再次洗牌——但有一条铁律不变:谁能用技术抬高身价,用布局化解风险,谁就能在贸易战的硝烟中存活。
而对于中国轮胎企业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鹤壁荣欣助剂最新产
“稳”对市场压力
将轮胎测试进行到底
2013年俄罗斯轮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