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60余名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对智能化设备进行细致调试。预处理车间内,大型破碎设备已傲然矗立,完成安装,它肩负着将废旧轮胎转化为胶粒与胶粉的重任。不远处,6台高温热裂解炉严阵以待,炉内温度精准控制在420至480摄氏度之间,无氧环境下,橡胶将在这里被巧妙分解为气态、液态及固态多种产物。
据了解,项目负责人杨光透露,这些分解产物将经过进一步加工,摇身一变成为燃料、再生油以及珍贵的炭黑产品,从而达成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该项目设计年处理能力惊人,可达6万吨废旧轮胎,换算下来,相当于每年能处理约200万条轮胎。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轻松突破2亿元大关,同时年税收贡献也将达到2000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还将为当地创造300余个就业机会。
在环保层面,该项目的实施将显著减轻废旧轮胎填埋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压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全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中控室内,设备运行数据实时跳动,生产过程得以精准把控。相较于传统处理方式,智能化生产不仅大幅提升了效率,更确保了各项环保指标均能达到甚至超越国家标准。再生油与炭黑等产品的问世,将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等多个行业,为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