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国内轮胎制造行业去旧布新的情形下,绿色环保便成为了其中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重大问题,作为全球领先的轮胎制造商,住友橡胶早已深谙环保对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并一直在努力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住友橡胶的环保战略不仅仅停留在打造绿色轮胎的产品层面,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轮胎生产过程的治污能力,积极缔造绿色工厂。不久前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橡胶》杂志社主办的“橡胶工业前沿技术论坛”上,住友橡胶就以“轮胎工厂废气治理方案探讨”为主题进行发言,用打造绿色工厂的行动和成功经验向行业展现了其先进理念和创新策略。更重要的是,住友橡胶在环保领域的这些有益尝试,还将为正处于优化升级中的中国轮胎制造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树立行业标杆 推动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轮胎的生产大国,拥有着数量众多的轮胎生产企业和庞大的轮胎生产能力,轮胎企业总产值和轮胎销量的增长一直令全球瞩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轮胎生产中出现的污染问题的解决速度,却一直未能与行业的成长相匹配。
轮胎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污染便是废气污染,且不说所排放的废气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单其产生的异味就相当扰人。针对轮胎生产废气排放浓度低、气量大的特点,目前欧美国家采用以催化燃烧法和生物法为主的治理技术,相比之下,国内企业更多采用的是吸附法,这种方式虽然投资小、占地小,但处理效率一般,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住友橡胶一直在寻找能够高效处理这种废气的技术。2015年6月,常熟工厂建成了其在国内的第一个RTO(蓄热式燃烧)混合车间,借助于高温燃烧废气装置,将混炼过程中排出的废气物质转化为无臭气体,转化效率高达90%。2016年至2017年3月期间,在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的11次检测中,工厂各重要点位的污染排放100%低于国家标准。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住友橡胶常熟工厂工务科长朱海峰在“橡胶工业前沿技术论坛”上透露,常熟工厂的加硫车间已于今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加硫装置可以对废气中的油雾、硫化物等大面积净化,转化效率达到68%。其所监测的废气浓度从入口处的309-724,大幅下降至出口处的98-174,治理效果显著。而常熟工厂的非甲烷总烃的在线监测装置也将于10月安装完成,这更将极大地改善排放气体的气味。
积极投入环保领域 提前布局绿色工厂
早在3年以前,国家就开始为轮胎行业设定了准入门槛,其中对环保提出了高要求,而住友橡胶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启了其在环保领域的布局。2006年9月,住友橡胶常熟工厂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完全零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绩效。这套系统使得常熟工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直接用于填埋的量为“零”,资源再利用率达到了100%,这也奠定了住友橡胶在废气治理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

近年来,住友橡胶也一直保持着对环保领域的投入且逐年增加。2012年以来,常熟工厂开展各类针对性试验以强化废气的治理效果,其中用于混合工段气味处理的总投资额达到了3500余万元,每年投入的运营成本也在160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住友总部还将追加了对常熟工厂气味治理的投资——对加硫工段将再投入4200万元以及对成品仓库投入1700万元,而两者每年的运行费用将分别为800万元和240万元。住友橡胶预计2017年对常熟工厂在改善气味治理环境方面的总投资将达到9400万元,显然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然而毫无疑问,这些投入会极大地保证住友橡胶能够始终适应国家排放标准日渐严苛的形势。
打造环保轮胎产品 彰显卓越品质
除了在轮胎生产环节对排污治理的创新,在生产绿色轮胎的工艺方面,住友橡胶也拥有领先的创新技术。例如,大幅降低滚阻从而打造出较以往产品更加低能耗的轮胎,这些都有助于减少轮胎生产对石油资源的使用依赖,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住友橡胶旗下知名轮胎品牌邓禄普便拥有卓越的环保型轮胎产品,如乘用车轮胎ENASAVE EC300+、ENASAVEEC503以及客车轮胎ENASAVE SP196等。
住友橡胶将“挑战新市场”、“不懈的技术革新”、“开创新领域”作为企业三大成长动力,始终秉承“轮胎可以为地球做贡献”的理念,从低油耗、原材料开发、节约资源3个方向致力于产品开发,积极推出环保型轮胎产品,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实际上,住友橡胶在环保领域的种种举措并非偶然,而是其整体环保经营理念下的有序部署。如果说住友橡胶全身心的投入环保是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那么这些不断增添的“绿色元素”又为百年邓禄普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品牌赋予新意。
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住友橡胶前瞻性的把减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担作为己任,如今更是把以建设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域共生企业”为目标,坚持不懈、锐意革新。这些环保创新活动势必将会延续到其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无论是原料采购、生产过程还是最终端的产品回收,而一旦整个链条都能贯彻环保理念,可以预见的是,住友橡胶将与行业、社会、消费者形成多赢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