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整车市场增速放缓,零部件行业随之受到冲击。轮胎作为整车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行业市场形势不佳,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盈利不断下降。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轮胎企业要摆脱困境,必须强化产品研发实力,抢占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从以量取胜到靠科技创新以质取胜,同时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
市场整体低迷竞争加剧
因为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海外市场贸易壁垒等原因,目前中国轮胎行业市场形势不佳。2015年,中国轮胎行业跌入新世纪以来的最低谷,产量、销售收入、出口、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出现大幅度下降,库存同比相对提高,轮胎投资降至历史最低。
去年中国轮胎业产值下降14.62%,出口交货量下降16.52%,销售额下降15.37%,利润下降22.22%。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数据还显示,全钢胎企业月均开工率约为65%,同比下降6%;半钢胎企业月均开工率约为70%,同比下降10%。
随着国家对橡胶行业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2016年初,银行已经开始对轮胎企业实行资金收紧的政策,导致多家轮胎企业资金链断裂。国内42家主要轮胎企业中(包括内资与外资),出现亏损、利润减少的数量高达31家,6家企业关闭或停产。
依靠科技创新以质取胜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轮胎企业要摆脱困境,必须在强化设备、技术和人才队伍等资源,强化产品研发实力,抢占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配置创新资源。我国轮胎生产企业众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不高。在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轮胎行业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双星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对创新研发的倚重,也让双星尝到了甜头。自2013年以来,毛利率和净利率都逐年上升。今年一季度,双星集团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57%,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了177%。公司牵手平安在行业低谷进行强势整合,有望成为国内轮胎新巨头。
记者还了解到,赛轮金宇是A股轮胎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公司不断通过兼并收购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资源,进行横向扩大和纵向延伸。越南工厂700万套半钢胎产能已经建成,将有效规避美国“双反”等国际贸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