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轮胎资讯 » 正文

轮胎特保案何时是头

发布日期:2015-07-27          字号:放大  缩小

  “你的产品很便宜,所以我惩罚你!”2009年以来,中国轮胎行业已经先后遭到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印度和美国等10多个国家发起的“双反”调查,此次美国开征反补贴税更是“雪上加霜”。中国轮胎业会不会崩塌呢?这倒不要悲观,中国人“智慧组建的轮胎厂”一定能找到“聪明的解决之道”。

  这一次,美国的“双反”砍刀又挥向了中国轮胎业。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7月14日裁定,从中国进口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对美国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由于美国商务部此前已裁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该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当天的裁定意味着,美国将正式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这是美国第二次对中国轮胎业动手,上一次是2009年的轮胎特保案。美国为何一再打击中国轮胎业?此次“双反”是否会引发贸易摩擦升级?中国轮胎业如何自救?

  影响多大

  此次“双反”对中国轮胎及上下游行业影响巨大,中国涉案企业200多家,涉案金额高达33.7亿美元,保守估计将影响超过100万上下游产业工人的就业问题

  依照美国商务部今年6月份终裁确定的幅度,中国厂商将被征收的反倾销税幅度将达到14.35%—87.99%,而反补贴税幅度将达到20.73%—100.77%。按照美国的法律,在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税之前,商务部与国际贸易委员会都会作出裁定,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相关产品是否对美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商务部裁决倾销或补贴幅度。

  中国国有轮胎企业被裁定的“双反”税率均超过100%,其他企业在40%左右。这意味着今后这些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必须要支付相当于产品价格1倍多的关税,两项关税叠加将大大削弱中国轮胎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对于‘双反’税率接近200%的企业来说,意味着美国大门基本关闭了,如果再支付相当于产品价格两倍的关税,那在美国市场上基本就不具备什么竞争力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分析。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金额约为26亿美元(美国商务部统计为23亿美元),占当年美国国内此类轮胎消费总额的11.6%。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轮胎对美出口量降低了四成。

  中国橡胶(12530-480.00-3.69%)工业协会秘书长徐文英表示,美国此次“双反”对中国轮胎及上下游行业影响巨大,中国涉案企业200多家,涉案金额高达33.7亿美元,仅次于光伏“双反”案件,直接影响35万轮胎产业工人的就业问题。

  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所提供的数据:轮胎行业运行状态还影响众多配套行业,保守估计将影响超过100万上下游产业工人的就业问题。

  有多无理

  与2012年相比,美国轮胎企业实力已明显增强,运营收入增长了近50%。如果美方对中方实施“惩罚性关税”,中美双输

  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负责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公正和歧视性做法,中国政府对此也表示严重关切。徐文英表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国有企业裁定高达100.2%的税率是歧视性的,欲将其诉至世界贸易组织[微博](WTO[微博])。”

  中国商务部曾在美国商务部6月份宣布“双反”终裁结果后发出抗议,认为美国此举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在调查中采取了许多不公正和歧视性做法,中国政府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供应链国际化的背景下,美国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微博]相关规则,不仅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也令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不必要的损失,是损人不利己之举。”

  美国国内也有智库反对制造贸易摩擦。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及其助理泰勒·莫兰日前在该研究所网站上撰文指出,这起针对中国轮胎企业的“双反”调查在经济上站不住脚,与2012年相比,美国轮胎企业实力已明显增强,运营收入增长了近50%。如果美方对中方实施“惩罚性关税”,那么这对于中国轮胎行业、美国零售业和消费者都是巨大的打击与损失。

  轮胎业冤

  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传染性”,除了美国,埃及、巴西、阿根廷和欧亚经济委员会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对中国乘用车轮胎、卡车轮胎和非公路用轮胎等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

 2009年9月11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特保案,对从中国进口贸易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该方案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将税率从原来的4%调高为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

  此次轮胎双反案,会否像2009年的轮胎特保案那样,升级为波及众多行业的贸易战呢?

  复旦大学全球投资与贸易研究中心袁堂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说是贸易摩擦,倒不如看作是利益上的权衡。关税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多次出现小的贸易争端,主要来自政府在对待此类事件上呈现出的不同态度。因此会否像以前的‘轮胎特保案’那样升级为大的贸易战,取决于两国政府在贸易外交方面做出怎样的协商与让步。”

  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副局长刘丹阳表示,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其中,中国轮胎企业更成为“双反”重灾区。

  贸易保护主义具有“传染性”,美国的示范性也引起中国轮胎业其他出口市场的恐慌和效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