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汽车,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当下的汽车后市场的轮胎行业乱象丛生,保质期概念模糊、商家不尽服务义务等种种现象在轮胎行业普遍存在。若要有一个好的发展,就必须有相应的监督部门,相关的法规来约束。
近日,编辑看到一则消息,本田雅阁车主的汽车轮胎出现裂缝,但4S店不予免费维修。“汽车开了不到一个月轮胎就起泡了,换了新的以后居然又裂了。”本田雅阁汽车在行驶约1.3万公里后,4个轮胎的横截面均出现了20厘米左右的裂痕。而4S店则认为是人为造成,用小刀划伤,本田车主则表示没有接触过硬物。且车主向相关工商部门及质监部门咨询,而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能检测该问题的设备。
随后,该店的负责人解释轮胎裂痕可能是因为行驶速度过快造成的,不影响正常使用。然后帮车主更换了轮胎及轮毂,共计6000,后经协商仅收取2000。但是负责人表示他们的轮胎已经做过检测,不存在质量问题,却没有提供检测报告及轮胎供应商的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轮胎出现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以便能找出责任人,找出理赔方。如果没有对应的监管制度,有时候只能让消费者被4S店和厂家当做皮球踢来踢去,最终消费者得不到一个好的解释及赔偿。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涨,国外大量汽车轮胎品牌开始抢占中国市场,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轮胎企业缺乏品牌和质量意识,更缺乏售后服务的意识。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行业标准及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市场,需要做好,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才能有秩序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