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技术改造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向年度目标跨出了一大步,也标志着我们原定的‘三步走’目标要提前实现了。”近日,在凯迪西北橡胶有限公司密炼机扩能技改成功庆祝大会上,该公司董事长黄建华难掩激动心情。为了这一天,他和他的员工奋斗了13年。
凯迪西北橡胶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西北橡胶总厂,是全国最大的军民两用橡胶制品加工企业,但受机制及历史条件限制,该厂一度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1998年初,改制后的凯迪西北橡胶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树立了“前3年时间扭亏为盈,后5年销售收入翻番,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的“三步走”目标。
2000年上半年,凯迪公司一举甩掉了亏损的帽子,实现了盈利,提前半年实现了第一个发展目标。扭亏为盈后,西橡人开始酝酿建设国内最大的高压胶管生产线。这种胶管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基本依赖进口。作为一个老牌国有企业,凯迪公司聚集了一大批橡胶制品领域的技术精英和熟练操作工,具有生产这种产品较强的“软”实力。然而,建设一条高压胶管生产线动辙500万元的投入,令囊中羞涩的西橡人望而却步。
恰在此时,一家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也看到了高压胶管蕴藏的巨大商机,拟投资建厂,但却苦于没有技术、人才、管理与运营经验。黄建华立即与这家民营企业接触,最终达成协议:由民营企业以现金入股,凯迪公司以厂房、辅助设施和相关技术入股,共同组建凯迪西橡双西公司,建设高压胶管生产线。
半年后,350万米/年高压胶管生产线建成投产,不仅终结了我国高压胶管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也使凯迪公司一跃成为我国最大的高压胶管生产商。凭借这一优势和钢丝缠绕管等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需求旺的产品,凯迪公司产值和利润迅速攀升。200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提前1年实现了第二个目标。
2010年,凯迪公司组织了航空航天用胶管、密封垫、大容量变压器油封隔膜、新一代钢丝缠绕胶管等高端产品的研发,成功开发并规模化生产了15种新型特种橡胶产品。他们对30多种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和提质改造,淘汰了20多种技术落后、附加值低、市场供大于求的低端制品,使高压胶管、胶布、钢丝缠绕胶管等拳头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同时还研发出大容量变压器油封隔膜等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今年,随着700万米高压胶管等一系列扩能改造工程的实施和高性能高脉冲钢丝编织胶管、飞机加油及卸油用橡胶软管、水散热器出水波纹管以及硬质胶板修补胶等新型端产品的推出,公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全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5亿多元,提前4年实现第三个发展目标。”黄建华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