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橡胶防老剂而言,2008年上半年供应仍会紧张,而且将不仅仅表现在防老剂4010NA、4020上面,其他防老剂品种也面临供应紧张的局面。
回顾2007,我国橡胶防老剂市场和橡胶促进剂非常相近,各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扬和供应不足主导市场。尤其是橡胶防老剂4010NA、4020供应严重不足,致使整个防老剂市场供应气氛紧张。
原料方面,由于橡胶防老剂主要原料苯胺、丙酮受国际原油影响明显,在2007年原油价格急速攀升的大背景下,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直接拉升了橡胶防老剂的价格。
供需面的剧烈变化在2007年的表现一点也不亚于原油带来的冲击。
2007年11月份,中石化南京化工厂正式宣布其在江南的厂区停产,而其在江北的新装置开工一直开工不顺,导致了其防老剂产量急速减少。其实从07年上半年开始,中石化南京化工厂防老剂装置开工就一直不顺畅,产量减少明显。
同年,安徽铜陵信达化工有限公司被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至此国内对苯二胺类防老剂主要原料RT-培司的生产装置全部集中在中石化南京化工厂、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江苏东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除这3家企业以外,国内部分对苯二胺类防老剂装置停产。
2007年10月23日,由铜峰公司、信达化工公司与国际知名企业、世界500强德国拜尔旗下的朗盛公司三方合资的铜峰盛达化学有限公司橡胶防老剂生产线[1]项目在市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正式建成投产。原定于2006年底投产的装置在一年之后才进入市场,但在投产消息发布之后,市场上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有产品进入市场。
另一方面,从对苯二胺类防老剂主要原料MIBK的进口量减少上,也可以说明国内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在2007年的产量增量极小。
MIBK近年进口情况统计(万吨)
年份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进口量 |
3.69 |
3.87 |
4.86 |
4.67 |
在国内产量增量很小的情况下,旺盛的出口进一步减少了国内橡胶防老剂的供应,尤其是对苯二胺类防老剂仍享受17%的出口退税率,其出口增幅远远高于其他防老剂。
二苯胺及其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2]近年进出口数据统计(单位:吨):
|
2004 |
2005 |
2006 |
2007年 |
进口量 |
440 |
274 |
703 |
313 |
出口量 |
9586 |
18574 |
23121 |
32111 |
间-、对苯二胺、二氨基甲苯等(包括衍生物及它们的盐)[3]近年进口数据统计(单位:吨):
|
2004 |
2005 |
2006 |
2007年 |
进口量 |
5744 |
14090 |
11978 |
9585 |
出口量 |
3658 |
16113 |
18300 |
37891 |
而2008年伊始,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大雪覆盖了国内大部分主要防老剂厂家,运输阻断,电力供应不足都造成了这些企业开工的不顺,部分企业由于原料运不到已经陷于停产。与此同时,据了解,江浙等地的轮胎厂家由于原料运输困难,只能提前动用库存。在冰雪消融后,供需面上的一消一涨可能会导致防老剂供应出现短时期的骤紧甚至短缺。
纵观2008年上半年,春节后的一个月之内,国内防老剂供应形势不容乐观,中石化南京化工厂的开工情况是左右供需面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内也没有听闻有大规模的防老剂装置上马,2008年上半年,国内总产能不可能有所提高,而在环保大旗、出口旺盛的重压之下,国内供应仍以紧张为主基调。
[1] 设计产能9000吨/年的防老剂6PPD生产线
[2] 包含防老剂4010NA
[3] 包含防老剂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