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原材料 » 橡胶辅料 » 正文

橡胶防老剂“337调查”案出现转机 中国轮胎松口气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轰动一时并引起中国轮胎行业广泛关注的美国橡胶防老剂“337调查”案出现转机。就在该案完成取证,即将开庭的前夕,原告美国富莱克斯公司先是突然取消了部分专利侵权的诉讼指控,又于10月底放弃了对包括轮胎在内的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游产品的救济要求。这意味着中国轮胎不再会因使用圣奥公司防老剂产品而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据了解,橡胶防老剂“337调查”案涉及到两个同步的诉讼:一是2005年1月,原告方美国富莱克斯公司在美国俄亥俄北部地区法院对中国山东圣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相关企业提起专利侵权之诉;二是富莱克斯公司作为申诉方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申请依据美国关税法第337条进行调查,指称中国圣奥公司等有关企业侵犯了其拥有的538等3项专利,申请对由此专利中间体制成的防老剂6PPD及下游轮胎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发出永久禁止令。此案由于将涉及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的约6875万条轮胎的命运而引起了中国轮胎行业的极大关注。

    今年9月27日,富莱克斯公司突然提出撤销其对中国圣奥公司的专利项下的指控,并主动提出动议要求终止与该专利侵权有关的所有调查。据了解,原告主动撤诉的原因主要是圣奥公司掌握了关于538专利不具有可实施性的有力证据。原告担心继续维持这些指控将对其不利,因此请求撤回指控。此后的10月28日,原告又确认不再寻求针对下游橡胶产品(包括轮胎、橡胶带、内胎、橡胶管等产品)的禁止令和排除令救济。这意味着购买中国圣奥公司生产的橡胶防老剂的轮胎及其他橡胶产品生产厂家可以继续向美国市场销售,其产品不再受到本次“337调查”的禁止令和排除令的威胁。至此,此前为国内橡胶业普遍担心的因使用防老剂而影响中国轮胎进入美国市场一事,也终于有了一个好的结果。

    再说337调查

    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应美国国内产业的申请,针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展开的调查。337调查多数涉及专利侵权,少数涉及注册商标、版权和集成电路布图侵权,极少数调查涉及商业外观或商业秘密。一旦被裁定侵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随即签发排除令,指示美国海关禁止进口该产品,使得被控企业甚至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产品无法进入美国。337调查案节奏快、费用高、难度大。一旦指控成立则制裁严厉,将使被诉国家、企业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势。

    从以往337调查案件的统计数据看,被认定侵权的比例并不大。例如在1995年至2002年间的102起337调查案中,只有23%的案件被裁定侵权,而有17%的案件被裁定不侵权,11%的案件撤诉或者被驳回,49%的案件和解。但要想得到不侵权的认定结果,前提是被调查企业必须积应诉。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