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橡胶轮胎业是青岛市重点传统行业之一,其产业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目前,青岛市各类轮胎年产量2800万条,总耗胶量约为26万吨,占全国总耗胶量的1/10,而全国50%以上的橡胶需要进口。预计5年内青岛的耗胶量将增至50余万吨,轮胎年社会保有量将达到1200万条,废旧轮胎的存留量约为150万条。但全市橡胶轮胎翻新和废旧轮胎再生利用率却相当低,轮胎翻新率不到5%。据测算,若全市橡胶轮胎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每年可节约橡胶原材料11.1万吨,折合人民币约7.7亿元。
问题
影响和制约青岛橡胶轮胎业走上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有:全市翻胎行业整体水平低。除一家年产10万条的翻胎厂和年产1万吨的再生胶生产厂外,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企业发展无后劲;
缺少有效的规划和引导。青岛市至今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子午胎翻胎、废旧轮胎加工和再生橡胶生产企业,以及较大规模的废旧轮胎回收中心,同时也尚未把橡胶轮胎生产同翻新轮胎、废旧轮胎加工和再生胶生产一起纳入循环经济体系;
企业税赋重。现有的税收制度使翻胎企业享受不到回收企业免交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加重了企业税赋,影响了企业效益;缺少政策支持和管理。目前我国尚未设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出台一套关于废旧轮胎回收、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管理法规,制约了翻胎业的进一步发展。
建议
民进青岛市委建议,有关部门应对翻胎业加以重点引导和扶持,并率先制定《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努力争取全国橡胶业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建立橡胶轮胎→翻新轮胎→废旧轮胎→再生橡胶循环发展的橡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把橡胶轮胎业实施循环经济纳入政府各项鼓励和支持政策的重点范围,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并给予高新技术开发资金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财政应对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项目给予一定的反哺补贴政策,以促进橡胶轮胎业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