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橡胶、炭黑、钢帘线以及各类橡胶助剂。其中,橡胶、炭黑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增加了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对轮胎价格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截至2022年12月28日,2022 年年均原材料价格指数为11239,位于2016年以来的62%分位,轮胎公司的成本压力较高。同时,由于临近春节,物流成本等因素也会影响原材料的价格。
此外,今年轮胎行业受到疫情影响,下游需求较为疲软,尤其是全钢胎需求较差。据卓创资讯调研,上月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平均开工负荷为53.75%,本月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平均开工负荷预估为54.02%,较上月开工微涨0.27个百分点。对应的企业库存在三季度以来有所消化,为轮胎公司提价奠定了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11月以来,玲珑、赛轮、中策、三角、正新、浦林成山、双星、风神、华盛、丰源等国内近40家轮胎企业已经发布了涨价通知,涨价时间从2023年1月1日-2月1日,涨价幅度多为3%左右,最高涨幅达10%。
相较国内轮胎市场的疲软,海外轮胎市场成为中国轮胎2022年重要的盈利增长点,中国轮胎出口走势良好。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内轮胎价格短期内难以下降,2023年随着国内经济和市场秩序的恢复,有望再次回到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双轮驱动带动行业向前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