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产销持续低迷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市场需求情况发生变化,中国轮胎行业逐渐进入了一个创新需求导向、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
过去10年,中国轮胎行业得益于全球经济繁荣、汽车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需求持续增加,获得了超常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全球经济周期性变化,汽车产业进入了微增长时代。由于轮胎企业盲目地进行产能扩张,从而使得国内市场需求逐步处于饱和。2012年,中国轮胎行业进入了低速增长期。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市场需求萎缩,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公路运输业务相对下降,汽车产业微幅增长,市场需求明显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加之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集中度较低,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制约,我国轮胎行业产量、销售、出口的增幅呈现出低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轮胎外胎产量达6.52亿条,同比增长3.97%。其中全国子午胎外胎的产量达3.19亿条,同比增长10.21%。1—10月份,全国轮胎外胎产量为7.29亿条,同比增长3.6%。
轮胎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生产销售低速增长
由于受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汽车产业微幅增长,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我国轮胎产销呈现出低速增长态势。今年1—10月份,33家内资轮胎企业产量1.60亿条,同比增长6.5%。其中子午胎产量1.40亿条,同比增长10.2%;轮胎销售收入1224.3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子午胎销售收入1048.19亿元,同比增长5.1%。
二、轮胎出口有所增加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蔓延,新兴市场增速放缓,使得外部需求大幅萎缩。面对国际市场空间竞争激烈,通过推进外贸多元化战略,我国轮胎出口有所增加。1—10月份,33家内资轮胎企业出口交货量7108.47万条,同比增长6.0%;轮胎出口交货值420.39亿元,同比增长4.%。
对26家企业产品出口情况的分析显示,美国、欧盟仍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对美国的出口量为1071.61万条,占出口总量的23.38%;对欧盟的出口量为802.17万条,占出口总量的17.50%。
三、产品结构有所优化
面临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轮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重视自主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为了应对欧盟轮胎标签法,打破技术壁垒,双钱集团、三角集团、杭橡中策等公司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已成功开发出绿色轮胎,并相继开始产业化生产。通过开发节能环保绿色轮胎,来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逐步进入国际中高端轮胎市场。
四、企业利润好于上年
由于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狠抓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材料价格下降,制造成本降低等因素,轮胎行业销售利润率有所提高。
据分析,销售利润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天然橡胶价格的降低。今年1—10月份,33家内资轮胎企业销售利润率为3.4%,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但是,在33家内资企业中,仍有7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金额5.85亿元,亏损面达21.88%。
轮胎行业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弱
多年来,由于我国轮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开发能力薄弱,轮胎大多是低技术、低档次、低附加值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个问题,在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市场需求较好的情况下,供求矛盾往往会被掩盖起来;一旦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市场需求低迷的时候,供求矛盾就会逐步凸显出来。
二、供大于求问题突出企业开工普遍不足
出口增速的大幅回落,持续低迷的国内市场,使产品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企业坚持以销定产,理性释放产能,减少产成品库存,使得产能过剩问题加剧,企业开工普遍不足。
今年1—9月份,大型企业开工率在95%左右,中型企业开工率在75%左右,小型企业在60%左右。即使这样,33家内资轮胎企业的库存还是居高不下,1—10月份,产成品库存达112.09亿元,同比上升3.4%。轮胎企业“去库存化”还未结束。
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影响经济效益提高
由于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运输成本和销售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增加,影响了经济效益提高。
从对重点企业的调查情况来看,今年1—10月份,平均销售成本上升10.1%,每百元主营收入成本,同比提高3.1元。
四、市场竞争不规范,价格战时有发生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品总体供大于求,行业监管力度不大,有些企业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不力,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感,生产“不三包”的轮胎,低劣产品充斥市场,加之原材料价格下降,产成品库存增加,企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的情况不断发生。
天然橡胶价格下降
在宏观经济持续回落,汽车产销增长乏力,轮胎行业低速增长的直接影响下,天然橡胶的市场需求相应减少,缺乏做多的激励因素,加之气候因素无大异常,橡胶主产区产量有所增加,上游供应比较稳定,还有青岛保税区天然橡胶库存高企,并且出货较慢,以及市场流动性偏紧,总体市场需求疲软,引致天然橡胶大幅下跌。
今年1月1日至11月20日,沪胶主力月均价为25023元/吨,同比下降25.22%。据了解,天然橡胶现货价格的跌幅,比期货价格的跌幅还要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