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陆集团今年第二次削减轮胎业务,除此之外,全球轮胎巨头也纷纷减产卡客车轮胎,宣布关厂裁员。这传递出多种重要信号,反映了深刻的行业变革。
大陆集团,退出印度TBR市场
大陆集团称,将关停印度北方邦Modipuram工厂的TBR生产线,该公司没有说明受此举影响的员工人数。

大陆集团解释道,在TBR细分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价格高度敏感中,维持大陆集团高端产品的长期价值一直是一项重大挑战。因此,经集团全面审核后,TBR业务将于2025年6月停止。
公司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寻找集团内外的潜在就业机会来支持员工。此外,还将提供自愿退休和离职计划。
该公司还指出,印度仍然是其轮胎业务的重要战略市场。
据了解,这是大陆集团今年第二次削减轮胎业务。4月份,该公司宣布,计划在年底前退出农业轮胎业务。

受影响的员工主要位于葡萄牙洛萨多的轮胎厂,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一直在该工厂生产农用轮胎。
该公司指出,未来将加强商用特种轮胎业务的重点,进一步利用公司的资源,发挥其在物料搬运、土方工程和港口运营轮胎方面的优势。
更多轮胎巨头,减产TBR
除大陆集团外,5月29日,普利司通向美国田纳西州劳工和劳动力发展部提交了一份正式的WARN通知,通知其La Vergne卡客车轮胎厂即将关闭。

据了解,此次关闭将影响658名工人,于7月31日正式开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关闭。
普利司通解释道,关厂是为了更高效地运营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其业务足迹和成本。
固特异也于今年宣布,裁减丹维尔工厂近一半的当地劳动力,旨在降低其北美工厂的卡客车轮胎产能和生产成本,约850人受影响。

固特异表示,丹维尔工厂的重点重新集中在混炼和航空领域,并将该工厂的大部分商用轮胎生产转移到其足迹内的其他工厂。
此举将在2025年节省1500万美元,此后每年节省6500万美元。
全球轮胎战略转型
从各家企业的战略转变,车辕车辙认为,轮胎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首先,越来越多企业的重心,从商用车转向更具盈利潜力乘用车。目前,乘用车市场,尤其是高端和新能源汽车,增长相对稳定,品牌溢价更高,技术迭代能带来更高附加值。而商用车轮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薄。

第二,减产裁员是为了应对全球宏观经济挑战。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货运量下降,进而减少了对新卡车和替换轮胎的需求,这直接影响卡客车轮胎的销售。且轮胎原材料、能源、物流成本持续高位运行,侵蚀利润。在竞争激烈、价格敏感的卡客车轮胎市场,这种压力尤其难以转嫁。
第三点,各企业正重新审视业务的收缩与聚焦,退出非核心或低效市场。关厂和裁员都指向优化过剩产能,使生产规模更贴近实际需求,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第四点,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以印度为例,卡客车轮胎市场由本土巨头MRF、阿波罗、CEAT等本土企业主导,价格竞争极其激烈。国际品牌在成本控制上难以匹敌本土企业,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巨头的战略收缩,实则是全球轮胎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竞争”的缩影。对中国轮胎企业来说,若继续依赖低价出口模式,必将陷入被动。唯有向技术驱动+品牌溢价+全球本地化模式跃迁,才能在国际洗牌中占据主动。




国内最大洗模水,硅
徐文英:中国轮胎企
鹤壁荣欣助剂最新产
《犇牛轮胎品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