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玛吉斯VS6、佳通F26、米其林浩悦5等,所有的轮胎厂家都在强调新上市的产品,不仅适用于燃油车,而且还适用于新能源车。
而前两年爆火的新能源车专用轮胎,竟然逐渐有“销声匿迹”之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风口上的电车
消失的“专用胎”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再次突破51%,这意味着,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
但新能源车的爆火,却没有带动新能源车专用轮胎的销售。
我们在北京五方天雅汽配城采访时,经营轮胎生意15年的老王给我们算了笔账:“ 现在全国有4.1亿辆机动车,新能源车满打满算只占12%,其中还有一半以上还是营运车——这些车根本不舍得换 新能源车 专用胎。”
更残酷的是,2020年前的电车今年才刚进入换胎周期, 按照2020年新能源车的销量看,目前实际全国每月需要换胎的电车仅仅不到5万台。
因此,当新能源车持续火爆时,轮胎店老板发现一个扎心真相:EV专用胎看着前景非常好,但市场上基本没有需求。
同时,从产品性能上,门店也无法说服新能源车车主必须换专用胎。
新能源车 确实对轮胎有更高的要求,比如更低滚阻、更高承重和耐磨性能。
但普通轮胎也能满足新能源车的需求,无非是续航稍微低一些、轮胎磨损快一些。
到了消费者端,这点差异直接被价格差抹平了,因为新能源车专用胎普遍比燃油车轮胎贵30%。
“油电通用”将是未来的趋势
市场的不认可,也让行业人士反思,新能源车专用轮胎的定位是不是陷入一个误区:新能源车专用轮胎就只能用于新能源车,为什么不能用于燃油车呢?
在去年一个新能源车专用胎试驾会上,我和一位广东的轮胎代理商聊天,聊到了新能源车专用胎,我问他是怎么卖的?销量好不好?
他告诉我,他下面的门店,都把新能源车专用胎当做普通轮胎卖,并且卖得非常好。
他进一步向我解释:“你要向客户推 新能源车专用胎,就不好卖了,因为市面上电动车换胎的很少,而且消费者也不关注你专用不专用。但你卖这个轮胎时,向客户突出省油静音舒适这些性能,你会发现 新能源车 专用胎的性能也非常切合燃油车对轮胎的需求!”
然后他告诉我,能不能向厂家提一个建议:“别再宣传新能源“专用”轮胎了,因为不利于门店销售。”
而对于轮胎店销售 EV专 用胎,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EV专用胎不应该局限于电动车 ,而是根据车主的使用场景推荐 。
把 EV胎定位于“城市通勤优选胎”,用节能、舒适静音性能吸引油电混用车主;
把EV胎定位于“长途续航专家胎”,把目标市场瞄准经常跑高速的油车车主。
场景话术:别讲技术参数,讲“获得感”
对网约车司机:“这胎滚阻低,充满电能多跑20公里;”
对宝妈:“开GL8送娃,胎噪比新能源车还小;”
对性能车车主:“电车胎的抓地力,高速不打滑。”
换个定位,其实我们发现,EV轮胎依然大有可为。
我们回看这场新能源车专用轮胎的退潮,本质是商业规律对概念泡沫的纠偏。 当行业试图用“电车专用”标签切割市场时,消费者却用脚投票告诉我们:
技术没有界限:静音绵、高载重、低滚阻...你会发现,所有EV胎技术都源于燃油车轮胎 ;
需求不分油电:车主对轮胎需求永远在平衡价格、耐用、安全、舒适等核心诉求,而不是某一个概念;
渠道不论出身:能解决痛点的产品,就该出现在所有适用场景里,而不是只限定“专用市场”。
同时, “油电通用 ”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经销商库存压力,提高规模效应,也能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轮胎的多种需求。
或许十年后,当电车彻底统治公路,新能源车专用胎会迎来真正春天。但今天,聪明的生意人早已看透:能让燃油车主抢着买单的EV胎(油电通用轮胎),才是好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