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该通知,有点轮胎老板拍手称快,对于不遵守渠道规则的人应该严加管控;但也有轮胎老板有质疑,市场不好,销售任务又重,不串货怎么完成任务?
渠道失控,价格体系崩塌
没有人是赢家
耐克森轮胎并不是第一家宣布严管销售渠道的。近些年,几十家轮胎企业都宣布禁止未授权的电商销售。
之所以这么严格,是因为当渠道失控且价格体系崩塌时,没有哪一方能够成为真正的赢家。这种情况通常会对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消费者以及市场本身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销商与零售商:利润下滑,库存积压
在价格体系崩塌的情况下,经销商和零售商可能会面临利润大幅度下滑、库存积压、销售困难等问题。
为了清理库存或吸引顾客,他们可能会进一步降价销售,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此外,他们与厂家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价格争议而紧张,甚至破裂。
轮胎厂家:销量下滑,市场萎缩
渠道失控意味着产品可能通过非官方或未经授权的渠道销售,这不仅会损害品牌形象,还可能导致价格战。
价格体系的崩塌会使越来越多渠道商不再代理该品牌, 供应商和制造商的销售将大幅度下滑,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进而影响其研发、生产和服务质量。 长期以往,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都可能受到严重削弱。
消费者:短期获利,长期并非好事
虽然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从价格战中受益,获得更低廉的商品价格,但长期来看,这并非好事。
价格体系的混乱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法商贩会借此以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消费者。比如改号胎、刻花轮胎等。
并且因为没有可追溯的销售环节,很多消费者购买到这些产品,无处维权,只能吃哑巴亏。
市场整体:信任危机加剧,经济环境恶化
渠道失控和价格体系崩塌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资源错配和浪费。
市场信号的扭曲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和投资方向,进而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这种混乱还可能引发信任危机,降低消费者对整个市场的信心。
“堵”不如“疏”
品牌和电商合作成为趋势
轮胎企业严格管理渠道是非常正确的行为,但从另一方面讲,单靠一味的禁止也不是长远之计。
轮胎串货并不单单只是经销商的问题,而是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也和市场发展趋势,轮胎整体销售低迷,厂家不合理销售政策和压货行为有关。
为了维护渠道平衡,部分轮胎企业选择禁止电商销售,主要是出于保护品牌形象、维护价格体系、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通等考虑。
这些企业担心电商平台上的低价竞争会损害品牌形象,同时未授权的销售渠道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控制,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近些年,我们也看到,很多轮胎企业认识到,在轮胎销售领域,“堵”不如“疏”的理念可以体现在品牌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上。
比如今年米其林为电商平台提供专供花纹,并联合举办618活动。此外,德国马牌、普利司通、倍耐力、中策、正新等均和电商加强合作。
因为,首先 通过合作,品牌可以引导电商平台上的销售行为,确保其符合品牌形象和价格体系的要求; 同时,电商平台也可以为品牌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更精准的用户数据支持。
其次,线上线下价格统一后,也避免了厂家销售渠道内的价格体系崩溃,同时透明价格对线下销售也有帮助。
最后,随着电商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消费主流渠道之一。线上选择、了解产品并下单,线下进行维修保养服务可以大幅度节省车主时间,提高购物体验。
总结
综上所述,只禁止并不能解决问题。轮胎串货是综合性的问题造成的,也需要综合性的解决办法,但主要的解决方案还是需要轮胎厂家带动执行。
1、厂家要根据市场发展合理规划产能和销售任务,不要盲目扩大产能,销售任务要和市场环境符合;
2、厂家要赋能经销商门店销售,不单单只是压货,通过培训帮助经销商门店提升能力,帮助他们完成销售也很重要;
3、打造产品可追溯体系,让每一条轮胎从制造、流通、安装都有迹可循;
4、通过和电商合作,使线上线下价格统一,避免价格体系失控。
同时面对产能过剩、消费群体消费习惯的改变的时代背景,经销商门店老板也面临时代大考。
价格透明趋势下,靠赚产品差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提升服务能力成为 经销商门店获得更多客源、赚取更多利润的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