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轮胎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双反”倒逼中国轮胎主攻欧洲市场

发布日期:2014-08-22          字号:放大  缩小


中国出口美国轮胎双反案有了新进展。近日,美国商务部在反补贴调查程序中,选择两家中国轮胎企业为强制应诉企业,并同时下发了轮胎反补贴案的问卷。这意味着,两家企业被裁定的双反税率,直接关系到国内全行业其他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平均税率。
  据分析,无论此次双反案裁定结果如何,中国轮胎都有可能会像几年前的特保案一样,遭遇美国不同程度的税率处罚。在此背景下,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会倒逼部分轮胎企业逐渐放弃美国市场,而更多地转向开拓欧洲、南美及俄罗斯等市场。
  欧洲法规壁垒越竖越高
  有业内人士日前表示,美国对中国轮胎双反,必将或多或少地影响中国轮胎在美国的销售。一些国内轮胎企业有可能将开拓市场的目光转向欧洲及其他市场。
  据了解,欧洲目前约占世界轮胎产量的五分之一,是全球第二个轮胎市场,且轮胎贸易量和贸易额正在不断增加,是一个发展空间非常大的市场。但这里也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市场,轮胎更是车辆中受管控最严格的产品,如在轮胎标签、REACH(《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新材料使用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要求。因此,这里也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轮胎市场。
  在欧洲,我们最多还有两年时间可以利用,毕竟标签法第一阶段没那么严。到2016年实施第二阶段的标准,结果就难以预料了。到时看看再说吧。来自山东一家轮胎企业的李强(化名)告诉轮胎世界网。
  或许,不少中国轮胎企业正是抱着李强这样的念头,抓住标签法趋严之前的空档,想在欧洲市场上多卖一点儿是一点儿,对于今后的发展,并没有长期的打算。但来自欧盟轮胎与橡胶制造商协会的专家提醒说,任何企业如果想在欧洲市场立足,就得考虑从经济型可持续性轮胎转变,即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更环保和更安全的产品。
  事实上,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一直在考验着中国轮胎出口。比如在欧洲市场,有的轮胎企业踌躇满志地来到这里之后,却发现其标准法规壁垒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而且这个门槛正越竖越高;有的企业在欧洲做了许多年,却发现其产品被当地人与质量低劣联系在一起……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轮胎企业开拓欧洲市场,首先面临的就是法规壁垒,但并不仅仅限于法规和标准方面的问题,比如,低价恶性竞争,缺少品牌效应,也是中国轮胎企业长期以来的软肋。
  据知情人士介绍,中国轮胎目前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不算很低,关键是如何重建被诋毁的品牌形象,并树立更强健的品牌,通过更多努力来捍卫商业上的既有成功。
  中国轮胎曾与“质量低劣”相关联
  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日前举办的一次行业性会议上,来自欧洲市场的轮胎业专家向与会者表示,到目前为止,由于中国轮胎生产商还没有创造出一个能够让欧洲消费者信服的品牌,所以,欧洲消费者通常不会把中国轮胎与良好质量联系在一起。
  这位专家还透露说,在某些时候,中国轮胎企业往往是依靠单纯追求低价格来确保销售额,这使得中国轮胎的大部分品牌在欧洲成为廉价的代名词,同时也加深了中国轮胎在欧洲消费者心目中质量低劣的印象。
  据分析,这种观念,导致中国轮胎在欧洲取得良好销售业绩的同时,却难以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更谈不上创建品牌和可持续发展。
  事实是,欧洲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经常利用低价这一点,试图诋毁中国轮胎的产品性能和企业名誉。甚至有机构通过虚假的轮胎测试数据,故意让中国轮胎测试不及格,以便把廉价的中国制造拒之门外。
  曾爆出汽车评选丑闻的全德汽车俱乐部,便曾被指控涉足中国轮胎测评造假。由于在其测试中成绩不佳,中国轮胎在欧洲的销售一度相继遭遇困境。据称,这是一场欧洲品牌对中国廉价轮胎的战争。因为当时购买中国的冬用轮胎,只需要70多欧元,而欧洲轮胎要价是160224欧元。巨大的价格差,使欧洲许多车主开始选择中国轮胎。
  欧洲轮胎市场空间巨大
  加拿大TechSci Research公司日前在一份预测报告中称,随着欧洲地区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该区域对轮胎的需求量将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趋势至少会持续到2019年。
  英国进口轮胎制造商协会也发布报告认为,受经济形势回暖影响,2014年,欧洲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轮胎市场虽增长不很快,但全钢载重子午胎市场有望在上年增长6%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其中替换胎市场的增长尤为突出。
  据了解,中国轮胎出口欧洲的主要产品,正是欧洲需求增长最快的全钢载重子午胎,而且是以替换胎为主。近两年来,中国全钢载重子午胎在欧洲的进口份额和所占市场份额,目前都处于快速增长的通道中,进口额已从2012年的67.1%,增至2013年的77.9%,并占据欧盟全钢载重子午胎市场份额的14.7%
  资料显示,欧洲汽车业的复苏,带动汽车相关行业的发展,轮胎制造业是获益最多的行业。其中,西欧、中欧和东欧汽车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带动欧洲轮胎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预计20142019年期间,欧洲轮胎市场将保持5%的年复合增长率。
  业内人士的看法是,虽然目前全钢载重子午胎是欧洲轮胎增长的主力,但接下来的数年,乘用车市场将成为欧洲轮胎业的主战场。据分析,到2020年,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在西欧的销量将达到1690万辆,中欧地区的销量将达到370万辆,东欧地区的销量也将达到460万辆。
  这种快速的发展势头,对多年来一直不停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轮胎企业来说,确实具有难以抵挡的诱人前景。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