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制品 » 轮胎 » 正文

准入门槛挡不住轮胎业扩产热潮?

发布日期:2014-05-22          字号:放大  缩小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就《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6月15日。这意味着,这个政策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内出台,今后再投资轮胎行业将面临较高的门槛。

对此,企业和业内人士如何看待呢?轮胎世界网就此进行了了解。

地方政府成助长扩产主因

“你看现在这种投资趋势,只靠一个政策就能限制住吗?”当问起对《轮胎行业准入条件》的看法时,某企业人士这样意味深长地反问。

另一位正准备在山东临沂投资的企业人士告诉编辑,他们原来准备投资的项目是全钢胎,结果调研发现,全钢胎市场现在竞争激烈,而且最主要的是利润太薄,于是“就转向了半钢胎”。“就算现在国家对轮胎投资进行限制,也不可能去取消那些已建项目吧?看来我们得加快步伐。”

“像临沂已经建成这么大的产业基地,当地政府又大力支持,我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位人士如此肯定地说。

在刚刚结束的广饶国际轮胎展上,某企业老总沉吟半晌后表示,之前山东省也出台了不再审批轮胎新项目的政策,但是,“在山东限制产能,企业就会到其他地方投产,只要还能盈利,就会有人想法去做。根本限制不了!”

从了解到的基本信息看,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觉得,要抑制轮胎行业投资热潮并非易事。尤其是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打造所谓的“产业基地”,不惜出台一些优惠得惊人的招商引资政策,这实际上推波助澜地助长了轮胎业的投资和扩产热潮。

如此说来,即将出台的《轮胎行业准入条件》,难道有可能沦为一纸空文?

政策能否落地尚难确定

说到“一纸空文”,有人会不自觉地想起国家几年前颁布的《轮胎产业发展政策》。

2010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轮胎产业政策》,明确通过产品、产能、技术和投资审批等多方面调控手段,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轮胎行业的准入门槛,抑制轮胎产业投资过热现状。

这个产业政策的要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鼓励发展子午线轮胎;二是抑制产能过剩;三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四是建立轮胎召回制度。

但是,据有关人士分析,这个产业政策出台后,其实际落实情况令人唏嘘。其中发展子午线轮胎因全球产业趋势而得以实现,轮胎召回随汽车召回制度的出炉而成真,但抑制产能过剩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却因一直难以落实而成为一纸空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通常来说,一个宏观政策出台后,必然伴随着细则或者监督措施的落实,否则,只是条款上的规定没有任何意义。《轮胎行业准入条件》最终能否落到实处,也要看有没有其他政策和措施的配合。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是《轮胎行业准入条件》的拟定者。多年来,看到国内轮胎产业无序投资的乱象,他们坚定地认为,必须设立行业准入条件,以抑制轮胎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状,引导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不久前召开的一个行业会议上,会长邓雅俐再次重申了中橡协对此问题的态度。

显然,在全国轮胎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许多地方存在“扩产”和“控产”博弈的背景下,《轮胎行业准入条件》适时出台,至少在政策层面为轮胎行业设置了准入门槛,对引导行业发展起到一定指引作用。但这个政策能否最终落地,其实施效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