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框架指出,“十二五”期间轮胎产品发展目标包括子午化率从80%提高到85%;行业准入和产业集中度目标包括新建乘用子午胎不低于600万条/年、新建载重子午胎不低于120万条/年、禁建斜交胎生产线等。
“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业仍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专家预计2015年,汽车总产量将达2500万-3000万辆,汽车业仍将拉动轮胎产销的持续增长。在汽车业高速发展带动下,中国轮胎工业发展迅速,轮胎产量和出口量已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轮胎工业最重要的力量,对全球轮胎市场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12年国内轮胎生产企业数量高达上千家(包括力车胎),数量又有所增加,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行业集中度总仍在起伏当中。大部分轮胎厂家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现象较为普遍,技术研发投入资金少,研发能力很弱,产品档次难以提升,在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制约了我国轮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国际市场上遭受的壁垒越来越多,轮胎企业利润微乎其微。因此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是轮胎企业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行业专家指出,2013年我国轮胎行业形势相对明朗,企业运行环境将向好,轮胎生产销售将逐渐转好,尤其是企业利润将大幅上升,并将催生一波轮胎投资小高潮。
一、国内市场逐渐向好
“十八大”明确了我国实行城镇化建设战略,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使城区建筑面积不断扩大,有利于汽车市场增速逐步回升,有利于轮胎工业的发展。2013年我国轮胎市场需求将呈现回升走势。
从配套市场来看,随着汽车产销量不断提升,轮胎配套需求将会有所增加;从替换胎市场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小幅回升,汽车保有量将不断增加,公路货运量、客运量及公路货物周转量都会大大上升,这些因素都将拉动替换市场需求。
乘用胎销售的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汽油价格走低及国家实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预计2013年我国乘用胎的销售收入增长将在15%以上;子午线工程巨型轮胎在2012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2013年由于产能扩大及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预测销售收入增幅将在20%以上;全钢载重胎销售主要看运输市场情况,国内“稳增长”刺激措施发生效应,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和房地产市场回稳,投资增长幅度提高,将有效促进运输及采掘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对全钢载重胎的需求,预计2013年全钢载重胎增幅也会比2012年高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