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橡胶航母”在运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笔者认为,主要是经济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如何预防和规避这些风险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建立特色机制,主动搏击经济风险。海南橡胶以生产橡胶产品为主营项目,橡胶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影响经营业绩的关键因素。橡胶产品的市场定价受国际市场影响和支配,海南橡胶在干预或影响国际橡胶市场定价方面的作用目前还较小,在尚未拥有完全的足够的话语权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市场前沿手段预防和规避风险。
其一,建立囤积机制,延长橡胶产品的时间价值。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的胶价走势看,橡胶价格的低迷期一般维持在6个月―20个月之间,而且在低迷期胶价也会有一定幅度的波动。那么,海南橡胶有必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在经过市场论证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投入一定的资金建造仓储设施,满足产品储备条件。在橡胶价格低迷时期囤居奇货,在确保员工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囤积产品期待市场回暖。
其二,建立风险储备金制度,实现以丰补歉。海南橡胶可以每年提取一定比例、一定数额的风险储备金计存,其主要功能就是在风险期内“保生产、保生活”。员工在历经多次的橡胶市场风雨洗礼以后,是有心理准备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难关的。
其三,建立套期保值机制,利用期货市场这一平台规避风险。海南橡胶可以充分利用好期货交易平台,现货与期货交易并驱,甚至主动营造这一平台,化解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风险。鉴于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的各自规则与特点,两种手段互为补充,实现增值。
二、以积极的自救手段,主动抗击橡胶生产的自然风险。海南橡胶面临的自然风险是台风灾害、寒害和旱灾,其中以风灾为甚,抵御自然风险主要就是抵御风灾。如何抵御,海南橡胶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是橡胶投保。海南橡胶实现了给橡胶林木的投保是一种创举,而且目前我们已经和正在受益。橡胶林木的投保可以化解决企业40%以上的灾害风险。
二是建造严密的橡胶防风林体系。据了解,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各基地分公司的橡胶防风林建设呈现无序、杂乱、欠规划、不配套的状况。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还步入了把防风林作为经济林功能的误区。根据专家介绍,橡胶防风林对台风可以发挥有效的抵挡和屏障作用,从而使受灾后的橡胶林损失降低35―50%,甚至出现经防风林保护的橡胶“毛发无损”的状况。因此,海南橡胶在推进新一代中小苗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考虑橡胶防风林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配套、统一落实的“四统一”制度,并把这一制度上升为“铁律”,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三、融入当地人文社会环境,主动迎击社会风险。没有良好协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的企业是难以立足生存和发展的。海南橡胶的各基地分公司和基层单位,分布在海南全省的各个市县,与各地方政府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面临着如何与当地政府协调、融入当地人文社会环境、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与地方和谐共赢的问题。我们不能关起门办企业和“独自为政”,那样势必会造成不安定的隐患。一方面,通过投入,与地方协调扶助资金来建立稳固的互动关系。要把原来的暗补作为名正言顺的预算内开支,通过资金扶持和工作沟通建立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海南橡胶勇于担当的企业形象。目前,海南橡胶是海南上市公司中仅有的3家起草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之一。海南橡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是有勇气、有动作的,这是企业的一种高姿态的气魄和个性。下一步,我们应该本着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始终不懈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把它形成长效机制付诸落实,以此作为共建和谐、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辅助手段,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树立海南橡胶造福社会、勇于担当的良好公众形象,以推进企业的发展,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