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交流 » 正文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和对橡胶的需求

发布日期:2006-10-09          字号:放大  缩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周一兵一、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要正确看待我国汽车工业从高速发展到理性调整的转变1993年到2004年我国汽车发展的四个时期时 间阶 段当年产量1953年-1992年成长期106万1993年-2000年发展期206万2001年-2002年高速发展期325万-2003年444万-2004年发展调整期507万我国历年汽车产量我国历年汽车保有量如何看待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1)1.前几年,特别是2002,2003年井喷式的发展是一种多年积累的消费需求的爆发,既有它的必然性,又不可能持续很久。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10产量202233325444507560914年增长率,%10.415.639.336.614.210.512.62.从2004年开始,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工业的增速放缓。汽车协会认为这恰恰是我国汽车工业步入理性调整、健康发展、加快融入国际市场的新起点。今后汽车制造商需要以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来获取合理的利润。如何看待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2)1.基于我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稳定的格局,GDP保持在8%左右的增长,以及我国存在的庞大的汽车需求市场,我国汽车产量在今后较长的期间将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快速发展。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内,汽车将会以每年10-12%的速度递增。2.国家鼓励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规划建立若干出口基地和出口企业。到2010年,累计出口金额要达到500亿美元。必将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高速发展。3.可以预料,十一五计划期间将是汽车零部件高速发展的时期,更有人说也许是汽车零部件发展的井喷期。预测中长期汽车发展趋势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为汽车工业发展创造了快速增长的市场条件。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GDP年均增长9.3%,汽车工业年均增长15%,(六五、七五和八五三个五年计划以平均17%、5.1%和24.5%的速度增长。九五期间,汽车销售量从1995年的146万辆发展到2000年的208.8万辆,平均增长为12.5%。)大约为GDP增长率的1.5倍左右。汽车工业将以10-12%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汽车产量将达到91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比重将为1/7~1/8;此后汽车工业如保持在年均5-10%的速度增长,2020年汽车产量将达到1200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比重也将接近1/6,届时,我国将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2005-2010我国汽车需求预测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汽车总需求量560637691750827914商用车合计261305330357382409乘用车合计299.3332.0361.4393.4444.6505.3其中轿车260.0291.3317.2344.5389.1442.1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汽车市场的一个主体1.2003年、2004年我国汽车产量按国内生产量统计已经排位在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2.世界上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已经全部在我国设立合资或独资整车生产企业。包括:通用、福特、丰田、大众、戴克、雷诺-日产、以及宝马、本田和标致雪铁龙。3.与整车厂相配套,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来华投资建厂,已经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的代表。比如德尔福、伟世通、波许、李尔、江森、西门子法雷奥等等。世界汽车产销量世界汽车产量分布及排名2003年/2004年全球产量5.819/(6.087)万辆,占产能70%,中国大陆产量444/507万辆居第4。世界汽车销量分布及排名2003年/2004年全球销量5.590/(5.897)万辆,中国大陆销量439/506万辆居第3。2005年汽车行业运行情况1~8月汽车产销量汇总            万辆月份本月产量本月销量同比增长%累计生产一月40.6236.6035.3940.62二月33.2831.85-23.0773.9三月57.0358.240.60130.96四月54.8753.673.21185.83五月45.6046.627.31231.45六月49.8151.7018.85281.52七月44.4943.3225.62326.13八月44.1641.8715.07370.021~8月汽车产销形势分析·2005年1~8月,汽车产销总体增幅虽然明显放缓,但总量并不低。·1~8月,自3月起平均汽车月产销量超过40万辆,其中3月产销达到历史最高值,分别为57.03万辆和58.24万辆,比2月增长71.35%和82.82%;·1~8月乘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主要车型1-8月产销量车型产量,辆同比,%销量,辆同比,%乘用车249.5810.24244.9115.09其中:基本型173.6711.49167.9315.78商用车120.434.30119.102.41其中:货车77.907.8477.136.18客 车11.23-5.9611.25-5.322005年月产量图2005年轿车(基本型乘用车)月产量图1-8月产销量,1-6月销售收入和利润表项  目全行业同比增长%汽车产量(万)370.028.23汽车销量(万)364.0110.61销售收入(亿)5542.804.36实现利润(亿)225.53-48.162005年上半年行业赢利水平大幅下降1.200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业盈利整体滑坡48%左右;2.15家重点整车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大大低于行业总体水平。如:一汽集团也出现营利下滑,上半年只有几千万元的微利,在一季度还出现5.7亿元的亏损。这是中国汽车工业持续高速发展后的一个调整。拉动集团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一汽大众,有汇率、材料价格、新产品推出节奏、新工厂启动等多方原因。3.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增幅较高,其销售收入利润率远远高于汽车制造行业,但赢利水平与同期相比也下降了38%。国际汽车集团一季度景况同样不佳1.通用公司亏损11亿美元,创下了13年来最大的亏损记录。福特公司赢利比去年同期下跌38%,戴一克公司营业利润下降了59%,最赚钱的奔驰品牌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赤字,亏损9.7亿美元。2.著名信用等级评定公司普尔将通用和福特降为“垃圾”级,引发美国股市动荡。3.通用裁员5%,CEO瓦格纳年薪下降43%(去年为846万美元)。4.五十年来,丰田首次季度营业额超过了通用。2005年的市场测算---汽车生产总量为560万辆左右,增长12%---轿车总量为260万辆,增长15%---载货车总量为165万辆,增长15%---客车总量为135万辆,增长8%全年运行趋势:---受能源紧缺及燃油涨价等因素影响,2005年小排量汽车的产销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二.汽车用橡胶发展趋势和对橡胶工业的需求当前汽车橡胶制品在新型原材料开发和应用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汽车用橡胶配件中特种橡胶的使用已非常广泛;节能、环保的热塑弹性体和树脂材料的使用更加普遍;各种复合材料的使用倍受关注;汽车用橡胶配件中特种橡胶使用已非常广泛;氟橡胶(FKM)是近年来汽车上用的特种橡胶中用量增长最快的胶种之一(还有氢化丁腈橡胶HNBR、丙稀酸酯橡胶ACM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保持7%~8%的增长,而且这种趋势一直保持下来。FKM主要用于发动机阀杆密封、气缸套密封、离合器密封、燃油泵密封及燃油胶管内层胶等。国外把氟橡胶在汽车上的推广应用称为进入第二个普及期。2003年世界氟橡胶消耗量大约为15000吨,其中70%是用于汽车工业。节能、环保的热塑弹性体和树脂材料的使用更加普遍保护环境与节约能源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在汽车橡胶制品所用原材料方面的重大变化就是大力推广使用节能好的又有利环保的热塑弹性体材料(TPE)。20世纪90年代国外汽车TPE用量增长很快,1995年每辆车用量近10公斤。TPE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孟山都公司商品化的Santoprene。目前在要求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汽车橡胶部件中,Santoprene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山东道恩集团已建成投产一条TPE生产线。一些原来用CR、EPDM制造的橡胶部件已经或正在改用其制造。三.我国汽车橡胶制品市场需求预测1.汽车工业发展预测2006年-2010年汽车需求及保有量预测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汽车年总需求637691750827914其中商用车305330357382409乘用车332361393445505其中轿车291317344389442汽车总保有量34903910434048305300中国汽车保有量预测(万辆)2010年2015年2020年总计5210-54518038-849714500轿车2219-23264125-44227286客车1342-13991813-19403199载货车1649-17262100-213536102.橡胶原材料需求预测汽车橡胶制品所用原材料就生胶来说,主要有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腈橡胶(NB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等通用型橡胶,也有诸如氟橡胶(FKM)、硅橡胶(MVQ)、丙烯酸酯橡胶(ACM)、氯醇橡胶(ECO)等特种橡胶,以及一些骨架材料和助剂等。新型原材料,如三元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都是近几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起的万吨生产装置。饱和丁腈橡胶(HNBR)国内也已研制成功。我国汽车工业对橡胶材料需求量预测表(不包括轮胎用)万吨(每辆轿车用胶总重量(不含轮胎)大约为40公斤左右,载重车在20公斤左右。按此标准推算的汽车生胶消耗量预测见表)NRCRSBRNBRACMEPDMIIRFKMMVQPURECO合计20055.82.73.551.430.775.94.350.50.321.050.226.5720108.583.935.32.142.068.76.440.740.471.560.340.22通用型胶种如EPDM、NBR、IIR等仍需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目前这些品种的消费量中有大部分要靠进口。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EPDM由于具有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行业和其它行业。汽车行业EPDM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密封条、汽车胶管、刹车件、防尘罩、减震橡胶件、汽车V带、雨刷条、隔音垫、保险杠等2005年国内用10万吨汽车用量占50%EPDM应用情况见下图:特种橡胶如FKM、MVQ、ACM、ECO等近几年国内生产能力发展很快,但在品种、性能上尚不能满足制品工业的需要。氟橡胶是汽车燃油胶管、油封、O型圈的主要胶种,平均每辆汽车用0.2~0.25公斤。我国目前汽车工业用的氟橡胶大部分是日本大金公司在国内常熟工厂和从欧洲进口的制品或混炼胶,每年用量约为500吨(折生胶量)。我国几家企业多是供应生胶,预混胶种类单调,且水平不高,母炼胶质量与国外产品尚有差距。因此,急需开发混炼胶、母炼胶等系列产品。硅橡胶也是如此,当前需要开发和建设较大的具有经济规模的热硫化硅橡胶生胶及混炼胶装置,开发混炼胶系列品种,特别是高品质品种,这对改变我国混炼胶在产量和品种上都要依赖国外的现状,满足汽车工业对硅橡胶原料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丙烯酸酯橡胶也是汽车用的主要胶种,目前尚无大型工业化生产装置,主要靠进口,也是应该重点发展的品种。近几年国外新发展起来的一些特殊胶种如高饱和丁腈橡胶,我国尚无工业化生产装置,需用量增加很快,全靠进口。另外,有利于环保、节能的热塑性弹性体如TPO、TPE在汽车配件中用量增长很快,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工业化装置,以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3.汽车橡胶制品需求2005年测算与2010年预测2005年、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对橡胶制品的需求量测算与预测见汽车橡胶制品需求量表单位2005年2010年汽车年产量万辆560910保有量万辆31005300骨架油封(25件/辆)万件2120037820复合密封条(25~55米/辆)万米2820055700同步带(1条/辆)万条8501510多楔带(1条/辆)万条8501510皮膜,隔膜皮碗(12件/辆)万件1030018200胶管(20米/辆)亿标米1.52.5减震制品(20只/辆)万只1410024200注:(1)农用汽车、农用机械以及摩托车产量与保有量均很大,其配件需求量也相当可观,虽要求比汽车低些,但这个市场不能忽视;  (2)预测值含生产和维修需求量,维修车辆为保有量的2~10%计;目前我国汽车橡胶制品主要品种,如骨架油封、V带、密封条、胶管、减震橡胶等产品的生产能力,距2010年的汽车发展要求尚有一段距离,除需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外,更主要问题是提高产品性能、稳定产品质量、增加规格品种。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广大橡胶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管理,并要在采用新型原材料,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完善检测手段上下功夫。①骨架油封:重点发展为发动机、变速箱、气门配套的高档油封;材质上采用FKM、ACM、HNBR及PTFE等高性能材料,推广浅色填料;结构上推广外露半外露组合骨架和流体动力油封,以达到汽车对高速高温油封的需求。②传动带:重点发展汽车用高性能传动带,即齿型切边V带、多楔带及同步带。开发双面多楔带、同步带提高耐热耐疲劳性、扩大氢化丁腈橡胶及芳纶材料的应用。③减震橡胶制品:采用先进的注射成型工艺,推广应用耐热性好的原材料,开发新品种如封液型减震橡胶、橡胶复合型减震橡胶。④胶管:重点发展为轿车配套的冷却系统、燃油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冷暖系统及制动系统的高性能胶管,提高整车配套能力,提高引进车型的国产化水平。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选用不同的材质,燃油、空调管要耐渗透性好,制动胶管要高脉冲性,耐高压性好,水箱胶管要耐热性好。⑤密封条:适应引进轿车的需要,开发多种材料,多种硬度,多种结构复合的剂出密封条,如轿车门窗用高档密封条,多方向植绒密封条、变截面密封条、表面涂复有机硅或PTFE涂层的密封条以及热塑弹性体(TPO、TPV)水发泡密封条等。密切关注汽车橡胶制品进出口情况汽车橡胶制品(不含轮胎)为代表的非轮胎橡胶制品国际贸易额每年有250亿美元,美国每年与汽车相关的橡胶制品贸易额有30亿美元。我国橡胶制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出口,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数量还很少,在世界仅排第10位.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每年还有8亿多美元的与汽车相关的橡胶产品进口,如何减少进口,用国产品替代,这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市场空间。汽车相关橡胶产品进出口情况2000年与汽车相关的非轮胎橡胶产品进口额是3.47亿美元,2003年增到8.25亿美元,仅仅4年时间,进口额即增加1.4倍;进口额高于出口额的产品有:钢丝增强胶管、纯胶胶管、同步带、密封制品、海绵橡胶片材型材、硫化橡胶片材型材等。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产品有纤维增强胶管、V带、各种橡胶杂件等;进口国或地区主要是日本、德国、美国、韩国及台湾省。其中以日本的进口额最多,德国是仅次于日本的第2进口国;与汽车相关的非轮胎橡胶产品我国每年也有出口,2003年出口额是3.9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43%。出口额比较大的产品是密封制品8659万美元;机械及仪器用橡胶配件7539万美元、传动带产品4552万美元、橡胶片材型材2784万美元;我国出口的橡胶产品与进口产品在品种上差不多,主要是产品档次不同,质量与国外比较,属中下级;汽车相关橡胶产品进出品情况        吨:万美元产品项目2000200120022003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纯胶管数量1464.22681.25100.73272.53330.55043.35686.66596.6金额1318.6740.951551022.32955.91372.76128.61737.4钢丝胶管数量1644.8886.91887.41188.95906.8893.49630.92369.8金额693.8221.2912.4300.54223.1248.48150.8677.1纤维胶管数量392.25552.13619.36508.6785.57681.81318.49692.2金额382.6745374.1628.9902.41227.31732.51862.3其它胶管数量2578.62866.22628.82965.92927.91174.64334.11131.8金额2337.36123011778.13515.5286.55474.5246.6胶管合计数量6076.811986.913236.213935.912950.714793.12097019789.3金额4732.32319.19452.52729.811596.93134.921486.44523.4V带数量539.12962.1533.33935.76715.25787.81234.48939.7金额819.7828.4641.6959.61288.41127.41374.71600.5同步带数量100.8256.3140.9174.8278.7188.7349.8334.2金额342.3562.3383.3316.35282811022.2435.7其它带数量1360.77459.51376.38884.51278.57031.61878.710905.2金额15541668.91950.71767.41877.11441.93785.22516.4胶带合计数量2000.610677.92050.5129958272.413008.13462.920179.1金额27163059.62975.63043.33693.52850.36182.14552.6密封圈垫数量5684.411059.86322.212747.28520.218041.413585.520967.7金额9937.14765.711639.65523.6153707179.525224.78659.1橡胶板条型材数量7644.214518.28972.917615.88639.621981.712707.534638.6金额2755.12633.34013.31659.73757.31932.150282784.4海绵橡胶型材数量6193.829806300.63021.97586.13481.382768381.2金额2735428.72957.3572.73602658.146071261机器及仪器橡胶件数量2021.55542.71784.45306.61843.76673.11832.58697金额4107.15310.23751.64835.93912.95881.63774.97539.5其它橡胶制品数量11500.228399.614285.832740.719288.441130.720723.948982.4金额7692.76371.69285.97090.39953.68541.416165.49713.2合计数量41121.585164.652952.698363.167101.1119109.481558.3161635.2金额34675.323601.644075.825455.351886.227177.982469.339033.2四.几点建议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开拓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加强与汽车主机厂的沟通和合作加强产品标准化和检测工作利用现代手段,实现科学管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