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希腊将获得援助以解决财政问题的预期缓解了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普遍担忧,受此影响,英镑、加元和澳元等风险敏感性货币也随之上扬。
2009年,我国轮胎行业遭遇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既有国外市场的严重萎缩,又有美国特保案的巨大打击。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除了去年1~2月市场处于低谷外,全年轮胎行业均产销火爆,各企业几乎都满负荷生产,整个行业库存大幅降低,效益更是大幅上涨,大部分轮胎企业的日子都过得比较滋润。总之,年终盘点下来是喜报频传。更让人吃惊的是,从今年开年的行情看,轮胎行业产销旺盛的势头仍然不减,不少企业表示产品供不应求,似乎今年的走势也差不到哪里。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轮胎行业今年真的还会火爆吗?今后还能一直火爆下去吗?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股市和黄金:
周二
道指
纳指
标普
上证
恒生
黄金
收盘
10058.60
2150.87
1070.52
2948.84
19790.28
1078.00
涨跌
+150.25
+13.78
+13.78
+13.67
+239.39
+0.80
涨跌幅
+1.52%
+1.30%
+1.30%
+0.47%
+1.22%
+0.07%
美国股市周二收盘普遍走高,因市场有传言称救助希腊的方案接近达成,另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得AK Steel和U.S. Steel等金属类股及Massey Energy等能源类股获得提振。有分析师表示,如果援助希腊的计划得以宣布,形势有望能稳定下来,不过他称,援助希腊的计划对股市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他表示,希腊并不是唯一一个出现财政问题的国家。Bittles还指出,投资者通常受传闻影响而买进,然后在正式消息公布后选择卖出,这凸显了股市可能在实际援助计划出炉后下跌。
中国股市周二收盘走高,盘中交投清淡,逢低买盘推动银行类股走高,高速公路运营商获得强劲买盘,因市场预计中国春节假期期间公路交通将增长。
香港股市周二收盘走高,追随了地区股市的回升势头,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的跌势终告结束,因为投资者逢低买进大型中资银行股以及本地蓝筹地产开发商股票。
美元、日元:
周三最新
美元指数
美元日元
收盘
79.82
89.81
涨跌
-0.57
+0.59
汇市周二欧元兑美元和日圆大幅反弹,结束了连续四天下滑的颓势,市场相信欧盟(European Union)成员国正在朝着向陷入财政困境的希腊施以援手而努力。
国际原油:
周二美国东北部地区继续暴雪封路,取暖油需求推高油价;同时伊朗及尼日利亚问题持续,也推动油价上涨;对油价有长期影响的美元汇率下降,2天来欧美原油期货累计上涨3.6%。然而美国石油学会公布的数据令人意外,上周原油库存增长幅度远高于分析师预期,国际油价可能在周三回跌。周二(2月9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油3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3.7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1.86美元,交易区间71.32-74.15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3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2.13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02美元,交易区间69.61-72.47美元。
橡胶方面:
周二收盘
沪胶1003
沪胶1005
沪胶1007
日胶1002
日胶1006
日胶1007
收盘
22190
22380
22435
262.6
268.4
270.2
涨跌
+305
+205
+160
+4.1
+3.9
+3.6
所谓久跌必涨,昨日市场对欧盟将会援助希腊的预期导致市场的恐慌情绪有所减弱,股市回稳,美元下跌,预计今日的大宗商品将会有所反弹。昨日沪胶低开高走,收出一根中阳线,近期空头的回补将会继续促使行情反弹。
节日临近,国内多数市场已经暂停报价,而期货的弱势震荡也无法给现货更多指引,贸易商多离场观望。
焦点关注:2009年轮胎行业意外成了丰收年 2010年开年延续
去年轮胎行业全年的运行数字非常好看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估计,2009年全国轮胎产量可达到3.8亿条左右,比上年增长约8%。其中,子午胎产量2.9亿条,比上年增长11%;斜交胎8000万条,比上年下降8%。全行业利税也高于2008年,大大超过年初预期。行业全年出口额比上年略降,其中44家重点轮胎企业全年出口交货值比上年下降3.4%,但重点内资企业出口量增幅较高。
分析原因,业内人士对2009年轮胎市场为什么如此火爆的看法比较一致
第一,特保案的影响没有显现出来。就案件本身来讲,特保案对我国轮胎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但由于我们充分估计了特保案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轮胎企业积极应对,各企业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和出口方式,并加大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化解了特保案给行业造成的损失。另外,由于美国经销商惧怕特保案实施后轮胎涨价,纷纷在特保裁决前加紧向我国订货,致使各家出口企业均加班加点生产,在去年8月底之前集中、高密度地向美国出口了一批轮胎。因此,尽管去年9~10月我国出口美国的轿车胎几近为零,11~12月恢复少量出口,但全年的减幅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第二,原材料价格低位多年不遇。当2008年金融危机突然袭来之时,不仅轮胎行业受到较大影响,原材料价格更是受到严重冲击,天然胶等原材料价格不断创出新低。2009年初,国内市场每吨天然胶现货价格只有1000美元左右,8~9月涨到每吨1600美元左右。这是近7年来从未有过的低价格。同时,又由于内销火爆,轮胎产品销价没降,这让轮胎企业捡了个大便宜。这样,金融危机不仅没有影响轮胎企业的效益,还让他们过上了多年不见的好日子。轮胎分会的报表显示,2009年轮胎行业效益达到了十几年来的新高,有的企业利润同比增幅达到2位数,甚至3位数。这中间,原材料低价格的贡献巨大。
第三,沾汽车市场火爆的光。2009年,国内汽车产销达到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15%。其中,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11%和52.93%;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28.39%。仅乘用车365万辆的增量就至少增加1800万条配套乘用胎的需求,加上载重胎配套以及替换市场轮胎需求,去年国内新增轮胎需求在3000万条左右。这不仅使部分出口受阻的轮胎得以分流,还使轮胎整体需求有所上升。
第四,积极开拓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由于近几年已经意识到“鸡蛋不能都装在一个篮子里”,国内一些大的轮胎企业一直都在调整出口市场布局。特保案的发生,更使轮胎企业意识到出口市场集中的风险,转而开始重视国内市场和开拓更多地区的海外市场。金融危机尽管造成了国外汽车市场的严重萎缩,但其市场保有量毕竟还在,汽车还是要跑的,轮胎也是要换的。在市场环境恶化、人们收入降低的情况下,中国物美价廉的轮胎更适合普通老百姓使用。因此像杭州中策、三角、玲珑等较大的轿车胎生产企业,特保案不仅没有使他们伤筋动骨,反而加速了他们市场结构的调整。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