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原材料 » 天然橡胶 » 正文

中美轮胎特保案纷争结局探讨以及后市影响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天胶,从年初以来经历了一轮声势浩大的上涨行情,暴涨的行情一定会在某一事件的刺激下戛然而止。请关注美轮胎特保案,9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公布对轮胎特保案的裁决。 按照法律流程,奥巴马可以选择在9月3日-17日的任何一天,宣布他对此案的最终决定。

 
推测一下天胶的后续走势:
 
    奥巴马政府如果通过上述法案,天胶行情将急转直下。
 
    奥巴马政府若通过折中方案,对天胶行情形成利空影响。
 
    奥巴马政府如果否决上述法案,天胶行情将演绎最后的疯狂,因为长驱直入的上涨行情已缺乏内在的能量,强弩之末迹象日益显现,利好加快了高潮的到来,同时也迎来行情的谢幕。
  
    目前橡胶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的裁决上,因为这项法案的裁决不仅关系到国内轮胎未来的出口前景,并将对和轮胎相关的一系列产业造成影响;同时这项措施的提出被视作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试金石,如实施将会有更多产业寻求保护,恐还会出台多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不仅对轮胎出口乃至其它产品出口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

  作为轮胎上游原材料的橡胶,从年初以来经历了一轮声势浩大的上涨行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对下游需求回暖的预期逐渐强烈。上半年国内车市的火暴带动上游轮胎企业产销两旺,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超过3亿条,同比增长10.1%,增长水平显著提高。

  但我国轮胎对外出口依赖程度较高,2008年,中国生产轮胎总量中有一半用于出口。而美国又是中国轮胎第一大出口国,如果中国对美轮胎出口量减少一半,国内将出现超过12%的轮胎库存积压,对上游橡胶需求将产生较大的利空影响。

事件背景回顾

  这起针对中国产轮胎的特保案,最初是由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于4月20日发起的。这个工会组织宣称,中国低成本轮胎充斥美国市场,导致美国轮胎生产厂倒闭,5100多名工人失业,今年还有3000名工人面临失业危险。钢铁工人联合会要求美国政府对来自中国的轮胎实施配额限制,将中国轮胎年进口量限制在2005年的2100万个的水平,今后三年每年只能增长5%。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是在4月29日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别保障措施调查。 6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来自中国的低价轮胎泛滥,已经扰乱了美国市场,并以4比2的投票结果通过了此项裁定。同时,提出从2009年9月开始,对中国轮胎加征第一年55%、第二年45%、第三年35%的进口关税。

法案通过的可能性探讨

  首先,与其他的贸易摩擦不同的是,此次轮胎案站在中国产业界对面的,是美国的工会组织,而非同行公司。由于去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失业率迅速攀升,截止今年6月,美国失业率已经达到9.5%,创26年来的新高。而不少经济学家预测,美国今年失业率将突破10%,而且在2010年还将继续攀升。

  面对异常严峻的就业市场,美国的工会组织势必将找寻各种途径来增加本国的就业机会。但问题是,限制中国轮胎进口是否能有效解决美国工人的就业问题?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在提出上述特保申请时声称,中国企业通过不公平竞争实现对美国轿车和卡车轮胎出口持续5年剧增,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输美轮胎猛增2.15倍,而其国内消费轮胎产量缩减了25%以上,中国轮胎目前已占美国市场17%左右的分额。该工人联合会因此测算,由于中国轮胎的低价优势,美国有25000名轮胎制造工人受到了影响。

  而根据中国的行业协会和商会提交的相关的申诉材料,中国轮胎集中于美国厂商早已放弃的低端市场,不和美国同类产品发生竞争;2007年至2008年,进口自中国的轮胎占美国实际消费量比例仅上升2.7%。

  另一方面,作为该起事件的直接相关行业,美轮胎产业协会却站在中国这方,强烈要求否决对华输美轮胎征收特别关税。该协会反对这项提议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项提议对保护美国制造业工人就业机会毫无意义。因为如果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施加贸易壁垒,美国制造商与分销商将会转而从波兰、哥斯达黎加、巴西与委内瑞拉等国进口轮胎,以满足现有的国内需求。而且,如果对中国进口轮胎征收特别关税将导致美国轮胎消费者在目前经济危机背景下面临更高的价格与更少的选择,将进一步损害美国消费者和轮胎贸易商的利益。根据美国轮胎自由贸易联盟测算,如果通过加征关税将中国产品排除在美国之外,将导致轮胎分销和零售领域近25000人失业。这一措施每保护一个就业岗位,美国就将另外损失25个岗位。同时美国消费者每年还要多支出6亿-7亿美元。同时,如果消费者不能获得能支付得起的轮胎,他们会推迟购买其交通工具所必需的替换轮胎,这将导致对美国公路和消费者的潜在危害。

  因此通过上述分析,这项救济措施似乎并不能达到有效改善美国工人就业问题的目的,反而会引发其他问题,似乎是得不偿失。

  其次,一旦限制中国轮胎输美,像美国埃克森美孚、卡博特、联信等众多美国在华的原料供应商也会受到实质性损害。美国卡博特公司在中国开设了三家炭黑生产厂,去年生产25万吨,占中国炭黑总量的十分之一。如果中国轮胎生产因此受限,上游原料供应商自然也会受到牵连,这对中美两国都是“双输”的结果。

  最后,在小布什执政的八年中,美国国内产业界共提出了6起特保案件,其中4起被ITC判定成立。但是布什无一例外都最终投了否决票。本次案件作为案值最大、影响最大的一起,如果奥巴马赞成ITC在中国轮胎案上的裁定,则意味着美国政府已改变了在特保案中的一贯立场,这将鼓励更多的美国业者采取类似措施,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将势在必然。鉴于目前在经济危机中全球都对贸易保护主义持敏感态度,而且中国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使得世界其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将全球复苏的信心寄托在中国身上。同时,中国又是目前美国国债最大的持有者,刚结束的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也进一步强调了两国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中美两国无论是单独还是共同的行动,都牵动着全球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直接影响到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奥巴马政府如果在这个敏感时刻通过上述法案的提议,相信对于之后中美关系,乃至全球经济复苏都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项提议最终被通过的概率不大。但为了未雨绸缪,下面也探讨一下如果上述法案被通过,对我国轮胎行业以及橡胶价格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法案通过对国内轮胎行业以及橡胶价格的影响

  我国轮胎生行业对外依存度一直较高。 2008年,我国轮胎出口占总产量的63.8%,今年前5个月占42.8%。由于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2009年上半年,我国轮胎出口量已显著回落。数据显示,轮胎行业1-4月份出口下降幅度为26%-29%,5-6月份降幅在16%左右。根据中国轮胎协会的统计,如果失去美国这个第一大出口市场,国内将出现超过12%的轮胎库存积压,并可能迫使中国企业压缩20%-30%的生产能力,解雇工人、关闭工厂,将有10万-20万名产业工人受到影响。而作为橡胶下游最大的消费端,轮胎行业的不景气也势必严重影响橡胶消费预期,这对于刚从金融危机泥潭中摆脱出来的橡胶价格将又是致命的一击。

  但同时,我们也不用过于悲观。虽然轮胎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但国内轮胎企业今年以来的业绩却非常亮眼。国家一方面出台一系列刺激国内汽车销售的政策;同时,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从而拉动了轮胎行业的需求快速复苏。另一方面,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价格在2009年初下降了50%左右,原材料成本下降直接使得2009年轮胎行业的成本下降,毛利率得以大幅提升。受到这两方面利好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上市轮胎企业业绩普遍出现大幅增长,比如黔轮胎和青岛双星 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均同比实现100%-150%以上的增长。而且基于下半年国内车市持续回暖的预期,市场预计行业全年盈利增长水平将超过预期,各大券商因此也纷纷调高国内轮胎上市公司评级。

  因此,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也许国内轮胎企业应该采取更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国内纺织企业一样,以质优价廉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借助国家政策支持,用内需填补出口下滑造成的需求萎缩。
 
 
 
 
 
 
 
 
 
 
 
 
 
 
来源: 新浪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