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原材料 » 天然橡胶 » 正文

沪胶库存激增导致多头分化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2月24日,上海交易所天然橡胶期货库存增至44355吨,较上周增加6055吨。去年12月16日,沪胶库存曾一度跌至19515吨的低位。短短两个月内,沪胶库存增加了24840吨。

  笔者认为,库存激增是前阶段沪胶价格过度炒作的必然结果,农垦库存不再是流向工厂消费,更多的是进入期货市场交割。前段时间大量农垦竞买盘其实都是套利交易者所为,他们将库存锁在了期货盘上。

  库存激增对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广大投资者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
  
  多空力量渐趋均衡

  如果单从库存增加角度分析,上海库存的增加仅仅是隐性库存显性化的过程,显性库存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改变目前国内天然橡胶整体低库存的现状。虽然期货库存增加明显,但农垦库存已基本售罄,这是一种简单的库存转移。目前,上海期货库存已近于当前国内市场国产胶库存总量水平,所以这并不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情。

  但对于沪胶市场本身而言,沪胶库存增加说明市场中实盘空头力量的加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沪胶市场多空力量的对比。

  去年库存降至2万吨以下时,沪胶3月合约持仓量维持在37000手左右水平,当时虚盘空头所占份额极重,特别是部分持有实盘的客户在期货市场继续买入,更使得大部分空头成为多头猎杀的对象,当时市场中多头占据绝对优势。

  如今沪胶库存增至4万多吨,实盘绝对数量增加明显,如果这些实盘全部抛在5月合约,空头数量达9000手,而目前沪胶5月合约总持仓仅为38000手,虚实盘比接近1∶1,与去年年底基本上都是虚盘空头的市场结构相比,目前多空之间的制约已经开始体现出来。

  上海橡胶将国产胶与进口3号烟片胶作为交割标的,在进口胶一般贸易成本基本不被市场所认同的时候,沪胶基本上成为单一的国产胶炒作标的。2005年受干旱和台风的影响,农垦胶大幅减产,上海胶交割资源一时变得稀缺,多头资金很显然发现了沪胶市场的这一缺陷。沪胶价格上涨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资金不断推高价格的作用,从初期与现货市场相对接轨的定价,与进口20号胶复合胶的比价分析,到前期逐渐向进口3号烟片胶一般贸易价格看齐,沪胶价格的上涨已经远远偏离了自身的价值所在。

  由于沪胶库存的增加,实盘抛空成为最后的空头力量,市场传言部分空头与农垦签订远期单,在远期合约继续阻击多头,这成为压倒多头的最后一根稻草,多头虽然发动了历史上最罕见的单边上涨行情,但并未能实现在高位的全身而退。
  
  胶价仍将维持涨势

  沪胶的下跌与上涨一样简单迅速,这是多头阵营在胶价下跌后出现分化的结果。部分多头在21500-22000之间持续减仓,多头阵营的持仓集中度大大减弱,天胶市场整体的牛市气氛加上东京胶近期强劲走势,给了多头充分换手的机会,但沪胶价格表现已经明显弱于前期市场,沪胶升水被大幅压缩。

  2月9日,沪胶5月合约创出收盘价新高24050元/吨,当天新加坡20号胶近期合约收于197美分/公斤,如果加上30美分CIF中的成本也仅为2000美元/吨,核算进口20号胶复合胶成本为20051元/吨,当时沪胶5月升水高达4000元/吨。沪胶快速下跌实际上是纠错的过程,2月24日,沪胶5月收于21500元/吨,当日新加坡20号胶近期合约收于195.25美分/公斤,与2月9日相比下跌空间非常小,按照这个价格核算的复合胶进口成本仍维持在19850元/吨左右,沪胶升水降为1650元/吨,2350元/吨的价格泡沫在市场中被蒸发。

  沪胶定价一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不同的库存水平,不同的供应环境,沪胶价格经历过不同的定价过程。20多万吨以上库存,沪胶(现货月)与复合胶形成贴水400-500元/吨,去年下半年大部分时间,沪胶(现货月)与复合胶形成升水1000-1500元/吨,经过近期升水大幅压缩,沪胶近期合约与复合胶的升水仅为1000元/吨,接近下半年低位水平。由于目前东南亚市场供应并不充裕,沪胶价格短期进一步压缩升水的空间已不大。沪胶价格本身的变化,特别是升水结构的变化,客观上已消化了库存增加和市场结构变化的压力。

  沪胶主力资金炒作随着浙江系多头资金的退场,一定程度上已经退潮。从资金结构分析,多头阵营目前非常分散,很难形成资金上的合力优势,多头阵营在相当长时间内很难保持相对稳定,这导致多头资金在市场中的主导性进一步减弱,沪胶后期更多将跟随现货价格、外盘价格不断寻求自己的定价,运行的过程中将充满着矛盾。

  在当前的牛市氛围内,即便是沪胶库存增加,空头仍很难在市场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限制沪胶价格上涨空间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多头阵营本身的不稳定性。市场结构的变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价格波动的趋势,在供应仍然相对紧张等利多因素仍作用于市场之时,沪胶价格的强势仍将继续维持,去年一年的沪胶牛市行情大部分时间为现货行情所主导,沪胶市场很可能会重新回到当时的结构模型之中。(东银期货:梅运桃)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