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事件,昨日上午,中国橡胶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率领的9人“申诉团”到达美国,目的就是游说美国政府及相关组织,并希望最终影响美国方面否决轮胎特保案的救济措施建议。
赴美沟通出席7日听证会
今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声称,代表国内13家轮胎工厂1.5万名工人,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对我国输美消费轮胎实行配额限制的特别保障措施。ITC在4月29日正式启动调查,6月18日,ITC的6位委员在对华轮胎特保案中以4∶2的投票结果认定,中国轮胎产品进口的大量增加,造成或威胁美国国内产业的市场扰乱。6月29日,ITC公布了轮胎特保案的救济措施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按照美国调查程序,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阶段的磋商将于本月底结束,9月2日将把案件调查报告和建议措施提交给奥巴马总统,奥巴马将最晚于9月17日决定是否实施特保措施以及措施的种类。
昨日上午,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邓雅俐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飞赴美国“沟通”的代表团是由来自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中国橡胶协会以及涉案企业包括杭州中策、佳通(中国)等单位的9人组成,他们将在美国停留一周,先后前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国商务部以及美国财政部,阐明中国轮胎出口并没有倾销到美国,也没有对美国的生产商造成任何影响。据悉,根据安排,ITC将于8月7日举行第二次听证会,中国“申诉团”将出席听证会,阐明中方立场。
议案若采纳约10万人失业
“美利用特保调查这一损人不利己的工具,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说,中国2008年轮胎产量达到3.5亿条,其中40%的产品出口,约三分之一出口到美国。如救济措施建议得到奥巴马政府的认可,将致中国输美轮胎于死地,影响到约10万工人就业。
“这对企业的打击将是致命的。”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勇智说,华南轮胎近80%的产品出口,其中出口到美国的轮胎占公司总出口量的50%。如果该方案实施,企业很难在一两年内找到有效办法缓解压力。不但中国企业要遭受巨大损失,美国也将受波及。范仁德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有200多家中国轮胎代理商、经销商,43000多个零售店,为10万美国人创造了就业岗位。同时,美国的车主也将为每条轮胎多支付20美元。
对此,范仁德表示,中国输美轮胎与美国国内生产的轮胎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也不是造成美工人失业的直接原因,对美国轮胎生产不存在实质损害。美国国内生产的轮胎主要为美国汽车制造商配套,而中国的出口轮胎主要在美国的低端零售市场销售,ITC此举是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来自:华龙网-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