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显示,《第三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标准草案近日已获原则通过。同时,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启动了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挂钩的财税政策的研究。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低油耗车型今后有望获得财税优惠。
据悉,在工信部近日组织召开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工作组第四次暨基于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财税政策研究会议”上,包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3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的60多名代表在内的与会人士一致认为,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对于促进技术进步、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议作出了加快推进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实施配套财税政策的研究、制订切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的决定。
“今后燃料消耗量比国家限值标准低的车型将享受财税优惠政策,而高于限值标准的则要加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告诉记者,今后将具体以何种名义征收和补贴,以及具体税率目前相关部门仍在研究计算当中。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吴卫表示,该政策研究目前基本不存在技术问题,关键是相关部门正在考虑一个适度的方案。吴卫表示,“限值标准+财税政策”并不是我国独创,而是汽车发达国家通行且有效的做法。
工信部网站相关信息显示,欧盟目前已形成了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油耗法规体系、基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财税政策、油耗标志的三大控制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的支柱政策。
重量为1205-1320kg内的车型 6.9L/100公里为目标值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阶段的单车评价体系将以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二阶段为最低要求,沿用整车整备质量作为基准参数、按质量段分别设定目标值,基准质量段(1205kg-1320kg)内目标值为6.9L/100公里。
如果是这种制定方式,对于3.0L以上大排量车型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会成为征税目标。但这种方式目前也存在一个较大的难题,就是国内车型油耗数据目前主要是厂家公布的90Km/h理论油耗,可能和实际油耗数据有较大偏差。不过,通常理论值都会低于实际值,如果以这个标准线来制定油耗限值标准的话,作为消费者来说应该可以接受。所以,这种方式采纳的可能性较大。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