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原材料 » 橡胶辅料 » 正文

苯胺:提升三项能力 跻身世界强国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近两年中国苯胺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随着吉林康乃尔一期15万吨/年(合计两期30万吨/年)、江苏大和氯碱3万吨/年项目投产,以及扩产的苯胺生产厂家的产能即将实现,国内产能将达150万吨/年,占全球生产能力的3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苯胺生产大国。然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苯胺产品的身影仍显单薄,我国每年均有苯胺出口,且近年出口量逐渐增加,但出口总量依然不大,每年还需大量进口。我国苯胺要跻身世界强国还需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提升国内自我消化能力。目前国内苯胺生产企业90%以上的产品均是对外销售,只有不足10%的产品自用,而国内厂家配套下游产品的建设步伐相对较慢。并且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苯胺消费结构相对分散,只有MDI由于近两年国内发展较快,占苯胺消费的35%,相对集中,其他下游企业分散且开工相对不稳,而国外单MDI消费就占80%的消费比例。因此,国内自我消化能力不足,难免会出现产品过剩现象。据统计,今年将有20%以上的产能过剩,已影响到苯胺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今后仍需努力改善和提升。因此,国内苯胺企业必须强化企业自身消化能力,加快下游配套的建设速度,平衡国内剩余产能。

    ——提升高端消费能力。在苯胺下游高端产品的消费上,如MDI和一些精细化工对苯胺的产品质量要求就较高,国内企业并没引起足够重视。据统计,国内苯胺仍有30%左右的产品不适应MDI的生产。虽然一些苯胺下游的中、低端产品消费短期内对苯胺质量要求不高,消费掉了部分国内苯胺产量,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未来中、低端产品的消费只有逐渐缩小和被高质量产品所取代,部分生产相对质量指标较低的苯胺厂家将面临生存挑战。因此,国内苯胺企业必须要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发展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

    ——提升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由于国内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市场信息相对闭塞,再加上企业出口意识不强,导致综合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足,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很多机会。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我国净进口苯胺6576吨,净出口苯胺5782吨,进大于出,对于一个苯胺生产大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尴尬。并且在1~4月份时,国内成本远小于国外时(因为国外很多苯胺生产厂家采用的是苯酚磺化工艺),国内出口量仍小于进口量,失去了占领国际市场、开拓国际客户的大好时机,暴露出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足。因此,国内企业需努力提升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国内产能过剩。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