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需求
随着经济数据的公布,GDP由一季度的11.9%增速减缓到二季度10.3%,经济增速放缓已由预期变为现实。而目前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低谷状态下的震荡波动也已形成。中国经济在保增长、调结构、管通胀的宏观策略下下半年经济增速也将放缓。
1、外围需求的减弱导致中国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不强。
一方面虽然中国六月份出口激增,但主要是因为中国厂商为了规避出口退税下调而提前出口造成,下半年随着基数的提高,对中国出口产生一定压力。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经济增速放缓担忧情绪较重,欧洲各国因为主权债务危机纷纷制定预算紧缩措施应付债务,这将会造成一定的需求萎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推行汇率改革,如果处理不好造成人民币单边升值的话,将会对中国出口造成严重打击。
2、调结构,管通胀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下半年增速将放缓
金融危机后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复苏,在今年第一季度还保持11.9%的增速,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好机会,因为一辆车只有在保持高速的情况下换挡才能减少速度的损失。中国政府也表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货币投放减缓,房地产调控,出口退税的取消,西部大开发提前提上议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整治等一系列举措都彰显了政府调结构的决心。在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很难延续强力增长态势。
3、国内行业的高库存现状制约中国经济继续加速增长
中国为从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采取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天量贷款的发放使得国内较多行业产能过剩,目前,钢铁、焦炭、有色金属、家电等较多主导行业高库存已不容忽视,下半年将有一个库存消化的过程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一定制约。
4、下半年信贷投放从严控制仍然是主基调
今年以来物价水平持续上升,加大了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虽然六月份CPI环比回落到2.9%,但是仍然在警戒线边缘。因而可以预计,信贷投放的从严监控制可能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基调。
下游行业发展增速放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汽车销量为901.61万辆,同比增长47.7%。其中6月,产销分别完成139.06万辆和141.21万辆,环比下降1.84%和1.83%,销量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尽管上半年销量增速超过40%,但这样的增速是不可持续的。下半年销量增速或保持回落。另外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于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欧洲各国政府汽车补贴政策纷纷退出,6月,欧洲汽车销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数据统计今年1-6月份,轮胎外胎产量38464.7万条,同比增长29.5%,其中子午胎外胎17436.9万条,同比增长27.7%,橡胶行业传统生产淡季的到来使得六月份的轮胎外胎产量环比已经有3.3%下滑,第三季度的产量也不容乐观,下半年因为基数提高因素增速将会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