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油棕榈业 |
棕榈树最初是在1870年作为观赏性植物引进马来西亚,而现在已成为马来西亚农业的主要部分,种植面积已达到379万公顷(2003年)。1960年以来,棕榈种植面积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
![]() |
棕榈树 |
![]() |
棕榈树种植区 |
在马来西亚,油棕榈的种植主要是以改良品种Tenera为主。其棕榈油的产量大约为每公顷4.0吨,外加0.5吨的棕榈仁油(PKO)和0.6吨的棕榈仁粕(PKM)。 |
油棕榈在种植后的3年里就可达到收获期,且经济寿命为25年,与其它油料作物相比,油棕榈每公顷的产油量最高。 |
![]() |
棕榈果 |
棕榈果的尺寸大约和小李子相同,它是成串生长的,每串重量为10kg-20kg。每串大约有2000个果子。每个果子是由果肉和果仁(种子)组成的。果肉含有大约49%的棕榈油,而果仁含有大约50%的棕榈仁油。这两种油的组分大不相同。棕榈油主要含有棕榈酸(C16:0)和油酸(C18:1),实际上,这两种脂肪酸是最普通的脂肪酸。棕榈油的饱和程度大约为50%。而棕榈仁主要含有月桂酸(C12:0),饱和程度达80%以上。对于经常把这两种油混淆的营养专家来说,用这种特性区别它们非常重要。 |
![]() |
毛棕榈油(右)与毛棕榈仁油(左) |
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产品的产量 |
马来西亚的棕榈毛油的产量已由1960年的9万吨增长到1999年的106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增长到1470万吨。在过去的36年里,棕榈油的产量每年都在增长,除了1983年为引进象鼻虫授粉,产量处于整理期外,在这之后,产量提高的更快。 |
2003年棕榈仁油的产量是164万吨。1970年以前生产的棕榈仁大部分被出口。自1979年以来,棕榈仁就不再出口,被当地用来榨油,以生产棕榈仁油和棕榈仁粕。 |
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上其它国家棕榈油产量的总和。世界棕榈油产量前5名的国家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哥伦比亚。 |
1985年,世界棕榈油产量已超过了乳脂和牛羊脂的总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类油脂(在大豆油之后)。2003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9%。 |
棕榈油和棕榈仁油的出口 |
世界植物油中,棕榈油的贸易量最大。2003年棕榈油出口量达到1400万吨,其中马来西亚占57%,包括新加坡、欧共体和其它国家的重复出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象牙海岸、 哥伦比亚是世界上出口棕榈油前5名的国家。 |
为了提高棕榈油初级产品的价值,使它能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直接使用,马来西亚装备了大量的高效油脂精炼设施,并有了显著的成效。在1974年到1999年的25年里,精炼棕榈油的出口量已从零增加到860万吨。 |
棕榈油的价格 |
所有的油脂商人都知道,油脂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所决定的。除了少数油脂外,大多数种类的油脂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或者是能容易地如愿制成。 |
在国际市场中,棕榈油的货源与其它油脂相比一直在迅速增长,因此它的价格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例如: |
|
|
|
近4年来(1996-1999),精制棕榈油的平均价超过棕榈毛油每吨只有39美元(鹿特丹到岸价)。另外,棕榈仁油的平均价超过椰子油每吨只有10.75美元(鹿特丹到岸价)。 国际上所有的油脂用户都承认,由于棕榈油及其分提产品的货源不断增长,也构成了商业价值上最好的回报。 |
到2010年,预计世界棕榈油产量将达到3250万吨,很多跨国公司不断开发,应用大量棕榈油的产品。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永远欢迎随时随地的技术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