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元汇率增强打压商品期货市场
3.国际能源署上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测
4.欧佩克船运量增加,但对西方出口量减少
尽管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信息署、欧佩克一样在月度报告中上调全球需求预测,但是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全面增长的消息打压市场,美元汇率全面走强,周四国际油价急剧回跌。
周四(11月12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油1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6.9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34美元,交易区间76.52-79.69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6.0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93美元,交易区间75.63-78.26美元。
市场未受美国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下降的影响。美国劳工部统计显示,截止11月7日当周了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幅大于预期,创1月3日以来最低水平。
投资者调整头寸,美元汇率全面走强,欧元兑美元下跌了1%。
热带风暴艾达减弱为低气压后已经消散,周二开始美湾油气生产平台人员陆续返回重新开工,但是美国海湾地区油气产量仍然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美国联邦矿业服务局最新统计显示,由于热带风暴艾达经过墨西哥湾美国水域,周四美国海湾有2.22%的石油和2.66%的天然气生产仍然关闭。相当于中断了每日2.9万桶石油和1.86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生产。仅有1个生产平台未恢复运行。美国联邦矿业服务局宣称不再统计与热带风暴艾达有关的数据。
在飓风艾达到来之前的一周,美国原油进口量增加了370万桶,同时炼油厂开工率下降导致原油加工量减少了70多万桶,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了180万桶。同时成品油需求下降,汽油和馏分油库存都增加。然而同期美国柴油库存下降50万桶。
在库存增长的同时,美国石油需求季节性下降。截止11月6日的一周,美国潜在石油日均需求量1831.5万桶,比前一周降低4.3%,这是6月26日以来最低的一周需求水平。其中所谓的“其他油品”降幅最大,比前周低15.5%。同时汽油、馏分油、航煤和渣油这四种关键产品的需求都下降,为9月18日以来最低水平。汽油日均需求884.4万桶,比前周降低1.9%,为9月18日以来的最低水平。馏分油需求日均354.3万桶,为10月16日以来最低水平。
由于经合组织北美地区初步估计数据强劲,以及非经合组织中东/亚洲地区需求反弹,国际能源署上调对全球石油需求预测,预计2009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自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年同比首次增长。预计2009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8480万桶(日均需求年同比下降150万桶),预计2010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8620万桶(日均需求年同比增加130万桶)。但是国际能源署警告说,如果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有抑制经济复苏的风险。不仅如此,石油需求增长的趋势也会受到抑制。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和能源信息署也上调了全球石油需求预测。
供应方面,国际能源署认为,尽管经合组织成员国商业石油库存略有下降,但是可抵消需求天数仍然比去年同期高3.8天。同时欧佩克原油日产量上升到9个月以来最高水平,因为伊朗和尼日利亚通过增产来增加石油收入。在欧佩克增产的同时,新建项目也在开工,有效剩余产能增加到每天540万桶。
由于高油价降低了炼油厂利润,加之中质馏分油库存高企,经合组织需求下降,诸多因素打压炼油厂开工率。国际能源署估测2009年第四季度全球炼油厂原油日加工量7280万桶,比上个月预测下调了30万桶。
咨询机构Oil Movements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未计入安哥拉和厄瓜多尔的欧佩克10个成员国,在截至11月28日的四周内,石油日均船运量2275万桶,比四周前增加18万桶。据该机构负责人梅森认为,冬季需求逐步增加,但是增量都运往东方,对西方的出口却在下降。
中国橡胶轮胎网认为,近来原油期货在每桶75-81美元之间波动,每桶80美元为强劲的阻力点。尽管经济指标显示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但是作为商品期货仍然将考虑市场层面因素。
要点:
1.美国原油库存全面增长,需求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