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原材料 » 橡胶辅料 » 正文

我国橡胶助剂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并取得进展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近年,通过业界的努力,我国橡胶助剂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并取得较大进展。2004年,可产生亚硝胺致癌物的促进剂NOBS的产量得到控制,性能优异的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使用比例超过50%;优良品种防老剂4020、4010NA和RD占到防老剂总量的80%;硅烷偶联剂Si-69 、防老剂4020和防焦剂CTP在世界橡胶助剂需求中占有重要份额。这显示出我国各类橡胶助剂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促进剂、防老剂等主要助剂产品的优秀品种已占主导地位。 

    由于亚硝胺致癌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受亚硝胺困扰且性能优异的次磺酰胺类促进剂得到了发展,2004年在我国促进剂中所占的比例首次超过50%。 特别是可以替代NOBS的NS的产量由2003年的3800吨大幅提高到7200吨,首次超过NOBS。促进剂M 本身是促进剂,同时又是生产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重要原料,其生产中硝基苯新工艺路线大大降低了废气、废渣的产生量,采用萃取法、生化法等对其生产废水进行处理也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也促使其产量有所增加。  

    2004年橡胶防老剂优良品种4020、4010NA和RD的产量占到防老剂总量的80%。中间体RT-培司新型的低成本、低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使性能最优的防老剂4020的产量由2003年的0.95万吨猛增到2004年的1.88万吨;新型苯胺、硝基苯连续缩合、连续催化加氢的RT-培司全封闭生产新工艺,不仅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减少了污染,提高了产量,更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近几年,通过橡胶助剂行业的努力,橡胶助剂产品结构调整有较大突破,也大力推进了我国橡胶助剂工业的清洁生产。目前,防老剂基本形成以对苯二胺类4020、4010NA等优秀品种为主的体系,其他品种一直保持稳定;促进剂中迟效性高性能次磺酰胺类比例逐年上升,新型加工型助剂的开发和生产取得大幅度增长;一些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橡胶助剂的生产已逐步受到控制,橡胶助剂绿色化步伐逐步加快。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