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对2004年我国橡胶助剂主要产品产量的统计显示,我国橡胶助剂产品结构的调整已取得显著成效。
2004年,防老剂的优良品种4020、4010NA和RD总产量为5.58万t, 占防老剂总产量6.95万t的80.4%,其中4020产量增加近1倍,这与其原料RT-培司清洁工艺技术的突破有直接关系, 已实现了生产中的低成本、低排放要求。可以说,我国防老剂产品结构的调整已基本适应橡胶工业和市场的需求。值得关注的是,萘胺类防老剂由于其致癌性在发达国家早已被淘汰,但我国仍有少数几家企业生产,其产量占防老剂总量的4%,应该从生产环节上坚决预以制止。
性能优异的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比例首次超过总量的50%,实现了“十五”规划的目标,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可产生亚硝胺致癌物的NOBS产量基本得到控制,而用于取代它的NS产量首次超过NOBS,比2003年增长约1倍,达0.72万t。这样NOBS占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比例由上年的30%下降至19%,而NS的比例则由15%提高至23%,预计这一趋势将会继续。
此外,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大力推动橡胶助剂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清洁生产,将橡塑助剂的清洁工艺列为支持重点,先后设立了防焦剂CTP新工艺、硅烷偶联剂新工艺产业化、防老剂中间体RT-培司清洁工艺、防老剂8PPD新工艺和环保型绿色助剂的开发,如硫化活性剂MJ、新型塑解剂HTA、粘合剂AIR、取代NOBS的新型助剂XT-580、高效橡胶再生活化剂WR-510、高效耐湿增粘树脂TKM 和补强树脂PF等1O个项目支持橡胶助剂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工艺创新。这些项目在立项初期大多还在中试规模,而目前的规模已达到2000吨~10000吨/年,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