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原材料 » 通用橡胶 » 正文

抨击美国轮胎特保同时 中国也应反思贸易政策

发布日期:2010-08-02          字号:放大  缩小


    中国轮胎出口价格低于内销价格10%,因出口退税政策干预等

    国内信用体系滞后及物流成本高居

    对国外市场开拓有余,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

    应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国内贸易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博士周三撰文指出,面对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决定,中国在强烈抨击其贸易保护的同时,也应当理性审视中国贸易市场的发展及其政策背景.

    徐奇渊认为,目前中国对外国市场开拓有余,而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美国轮胎特保案再次提示中国,已经到了反思贸易政策的时刻:应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国内贸易方面,建设一个规范运行的国内统一大市场,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取向,甚至也将具有更多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文章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的轮胎企业出口价格低于内销价格约1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纳有三:一是出口退税政策,属于国家干预造成;其次则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後,并造成信用风险的溢价,这属于国家干预的缺位造成;第三个原因可能是导致国内商品流通出现阻滞的物流系统建设滞後,并造成企业销售成本的上升,这属于中央政府干预缺位(铁路网建设),而地方政府干预不当(地方保护主义).

    以轮胎业为例做一个非常粗略的估计,结果令人深思:假设售价完全取决于生产成本,则在轮胎出口与内销的差价中,有约四成的原因系由出口退税政策导致;而有其他六成的原因则来自于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备带来的风险溢价,以及商品运输费用偏高导致的较高销售成本.也就是说,即使出口退税政策仅仅起到中性的作用,轮胎外销价格也将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约6%. "可见,我们目前对外国市场开拓有余,而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他称.

    美国轮胎特保案再一次提出警示:中国贸易政策的重心,应当立足于建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体系,让中国企业更愿意在国内市场做生意.

    反思与内省

    在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中国对外贸易疾速扩展.从出口总额的世界排名来看,1979年中国位列第29位,1999年位列第9位,至2009年上半年首次居世界第一位,平均来看几乎每年上升1个位次.从贸易顺差来看,1995年至2004年,顺差额一直居于千亿人民币的量级;此后,自2005年开始,顺差额度开始向万亿人民币的量级冲击,并在此後的近3年之中,稳稳保持在万亿人民币的量级之上.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由于出口退税政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及出口商品的结构因素,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反而继续上升.

    显然,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经济体的出口导向政策,对世界市场格局已形成了较大冲击.但是,将经济重心置于外部市场需求之上,对于大国经济并不是一个安全的战略选择.例如,日本和美国的进出口商品对外贸易依存度均低于20%,其中出口贸易依存度更低;而中国的总体外贸依存度则高达70%左右,出口依存度也远在30%以上.

    但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在向全世界输出大量廉价商品的同时,却遭来了更为频繁的贸易纠纷.可以想像,以本次美国对华的轮胎特保案为先例,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也将蠢蠢欲动.

    更加不容乎视的一个现象是,在中国的出口部门中还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同一种产品,出口给国外,其价格不但低于目标市场的其他同类商品价格,甚至还比国内售价还要便宜.轮胎业如此,其他行业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例如家电、IT产品、纺织品等等.

    反思这种怪象,一是因为出口退税因素.以轮胎行业为例,现行出口退税率约为9%.在目前全面调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之下,这一退税率虽然相对不算最高,但是对于一般的轮胎企业的利润而言,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出口市场的信用体系畅通,而国内市场信用体系滞後,交易成本高,风险大.例如,在出口市场上,国内出口商与美国进口商签订合约之後,进口商就提供信用证,出口企业就可以去银行获得抵押贷款,并在生产之後发货.其间,资金流顺畅,不存在违约风险或风险很低.虽然价低,但是可以通过庞大的数量来获得可观的利润.

    相反,在国内销售市场上,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和信用渠道不通畅,应收账款不但难以及时到位,甚至容易出现欠款和违约;并且,在涉及多个关联方的情况下,欠款清缴的成本也非常高.考虑到付款方式带来的额外财务成本,及其中存在的违约风险,对内销售的报价就会偏高.

结论和建议

    回顾造成出口和内销价格差异的三个方面原因: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後和物流成本的高昂,分别对国内资金、商品流通造成了困难,由此增加了交易成本,使得企业不得不提高对国内市场的售价.相比而言,对外贸易市场的信用体系完备,支付快捷,资金链条连续性强,并且国际海运发达也使货流畅通.以上原因促成了中国企业偏爱国际市场,而却冷落国内市场.此外,出口退税因素,更是强化了这种倾向.

    反思上述这三方面各自的原因:出口退税政策,属于国家干预,并且在事实上将其作为调节或促进对外贸易的一种政策工具.这种政策取向,改变了出口退税作为中性政策而诞生的初衷,扭曲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资源配置.

    导致国内资金循环出现问题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後,属于国家干预的缺位.而完善的信用体系网络,作为一个公共产品,亟需政府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导致国内商品流通出现阻滞的物流系统建设滞後,属于中央政府干预缺位,而地方政府干预不当.在此方面,需要由中央政府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改革高速公路收费体系,发展铁路交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