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是全球大多数橡胶生产基地,东南亚国家前期曾组织呼吁其成员国暂缓出售橡胶,以抑制橡胶跌势。国际橡胶联盟称,鉴于目前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库存处于低位,且可能进一步减少,当前胶价处于“不合理低位”。供应减少能够推动价格上涨,因此建议三大产胶国的贸易团体联合鼓励他们的成员不要在当前低价出售天然胶。
泰国的橡胶出口商承诺拒绝低于成本价销售。泰国橡胶协会主席称,由于东南亚烟片胶生产成本约为60泰铢/千克,出口商售价不应低于1.90美元/千克或62.70泰铢/千克。目前价格低廉,已经引发胶农减少割胶,并且参与到反对当前执政政府的示威活动中,导致供应进一步紧张。
马来西亚政府表示,会严肃对待胶价下跌问题,并将认真核查胶价问题的长短期措施,以减轻小型胶农的压力。这些措施包括对有资质的小型胶农实行一次性补助。由于胶价持续下跌,以橡胶为生的小型胶农现在已处于贫困水平。
印度橡胶行业已对天然橡胶生产率降低和产量下降表示忧虑。2013年印度天然橡胶产量下降7.6%,降至84.9万吨。同期,越南天胶产量增长了20%,超过100万吨,中国产量增长7.7%,达到85.6万吨。印度橡胶不仅总产下降,单产也在下滑。2008~2009年度,印度天然橡胶单产排世界前列,为每公顷1867千克。而后新增1000公顷胶林,但其单产仅为每公顷1200千克,下降趋势令人担忧。
由于近年来价格波动无常,印尼胶树种植及补种计划延后,胶树补种补贴不足,胶农在以新树苗淘汰老树方面胶农裹足不前。
越南橡胶协会建议会员以及国内胶农减少今年橡胶产量,以阻止橡胶价格继续下滑,该协会建议会员不要以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出售天然橡胶。
国内方面,越来越多的胶农开始减少橡胶种植面积,并改种其他经济收益较高的农作物。
总体来看,胶价跌至低位,引发供应缩减,又反过来推动胶价大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