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轮胎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低级生产成轮胎出口价格“杀手”

发布日期:2012-08-28          字号:放大  缩小

    近日,国内轮胎企业“倒闭”、“停产”的消息传得纷纷扬扬,一时间,轮胎业竟有“人人自危”之势。而与此同时,像韩泰、普利司通、米其林等轮胎巨头的整体盈利水平,却在不断上升。有报道称,普利低通今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为1337亿日元,同比增加42.9%,为历史最高的上半年营业利润。

    国内外企业的差别到底在哪里?最新“出炉”的进出口数据,或许可以给出一部分答案。

成本优势不复存在

   
有关机构发布的最新轮胎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卡客车轮胎平均出口价格在3.55美元/千克,而去年全年平均出口价格在3.58美元/千克。在人民币相对升值的情况下,中国卡客车轮胎出口呈现“量增价跌”态势。

    “低级的加工模式,决定了我们轮胎的低价格。国内轮胎企业生产重量不重质,就只能拼价格。”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国内轮胎企业急功近利,导致其在研发方面投入较少,技术水平上不去,价格便成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前几年,轮胎市场赚钱,资金就大规模流入轮胎行业,中国轮胎产能月月刷新。当时的经济状况好,问题不大,而现在的状况是,大家都‘苦不堪言’。”这位人士表示。

    公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年底,中国有大大小小国内轮胎企业超过500家,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仅山东省就有轮胎企业逾300家。

    那么,他们的销售状况如何呢?

    “现在出口不是很好,我们又属于低端产品,没什么特色,客户都在寻求最低价格。”一位在山东东营从事轮胎外贸工作的销售人员对轮胎世界网编辑表示,“现在很多客户转向朝鲜和印尼,不买我们的轮胎了,成本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这位人士还指出,当中国的人力成本和汇率都不再有优势的时候,发展模式的转换就变得尤为重要。

转变加工模式是当务之急

   
“要转变初级加工的生产方式,就要知道市场需求,就要在专业轮胎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的生产制造。”一位橡胶行业分析师举例说,米其林就是专注于专业轮胎的研发,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及飞机用轮胎等,而此类轮胎可创造的利润,远远高于重型车用轮胎和旅游车用轮胎。

    “市场调研和市场需求,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利润来源。”一家中型轮胎企业的负责人也表示,他们目前也在根据出口主要地区的经济状况、法律法规,以及当地气候、路面特点等来开发适合的产品,“现在针对性比以前强多了,我们整体的经营思路也在转变。”

处在转变中的企业不止一家

   
据了解,玲珑轮胎在经历过“贴牌生产”的初级阶段后,也加大了培育自主品牌的力度,其研发的绿色环保轿车轮胎已达到欧盟标签法C/C/2级要求,与米其林、邓禄普相当,比现有普通级别轮胎滚动阻力降低30%以上,达到世界一流汽车厂商的配套要求。

    分析人士认为,当自主研发的企业逐渐增多,产品差异化加强后,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加大,产品竞争力也就增强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轮胎业才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