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气压是容易带来潜在危险的因素,而对轮胎磨损的关注,是另一个帮助驾车人防患于未然,降低轮胎潜在危险因素的重要办法。轮胎表面的一道道花纹可绝对不是为了美观,它的磨损程度对车辆的抓地力以及轮胎的排水性影响很大,如果使用磨损已经超过了磨耗标志的轮胎,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雨天,如果轮胎的花纹都磨光了的话,车辆很容易打滑而发生意外。所以在出行前要仔细检查轮胎表面是否有异常磨损、裂痕或划伤。每个轮胎上都有磨损极限指示标志,就是花纹沟中的凸起部位,一般轮胎都会有图案指示,例如在米其林的轮胎中,这个标志就是“必比登轮胎人”。如果轮胎胎面任何一个部位磨损到和花纹沟槽中的轮胎磨损极限指示标志一样高度,就表明花纹沟深度不足16毫米了,这时就应更换轮胎。除了看胎纹的磨损程度,还要定期检查轮胎是否有扎钉或被割伤,与轮毂的结合处、气门嘴和气门芯的密封状况,胎壁是否鼓包以及不正常的轮胎磨耗,要特别注意检查在轮胎胎面边缘是否有由于定位不良或低压行驶导致的不正常磨耗,发现后要及时进行修补,或者更换新轮胎,防止轮胎缺气行驶。在储备轮胎时,应该防止阳光、油、酸、碳氢化合物对轮胎的侵蚀。一般轮胎应该存放在冷却干燥和黑暗的地方,以避免有水分聚集在轮胎内产生危险。否则,液体可能通过轮胎内部气密层进入胎体层,结果导致轮胎突然的损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四条轮胎的磨损程度是不同的。导致这些情况产生的主要因素有很多,比如在不平路面上高速行驶、四轮定位角度出现偏差、经常在原地打死方向、轮胎气压超出标准范围等等。这些因素会直接造成轮胎的非正常磨损。由于汽车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轻则车辆发生抖动、缩短轮胎寿命,重则严重影响操控性。如果驾驶者在操纵方向盘时感到轮胎有异样,就可能是轮胎定位出了问题,应到正规的特约维修站或者专业轮胎服务点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调整,即四轮定位。一般新车在驾驶3个月后就应做四轮定位,以后每行驶1万公里,就应更换轮胎或减震器,以及发生碰撞后都应及时做四轮定位。另外,如果轮胎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也应该进行车辆四轮定位和动平衡,这对于保证轮胎安全和理想里程数也很重要。为了获得最佳的轮胎磨耗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把前后轮对换一下,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驾车者可以参考汽车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中有关轮胎换位的指导。如果没有车辆使用手册的话,米其林轮胎专家提出建议,前轮驱动的车辆每行驶8000公里时应做换位,而四轮驱动车辆则需要在每6000公里时换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