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1.国际油价连跌5天,基本面和经济面不支持高油价
2.美元汇率上升是油价下跌的重要因素
3.国际能源署认为今年石油需求量为2007年来最高,但是全球需求依然疲软
4.欧佩克有效剩余产能580万桶
年初投资者担心美国寒冷的气候将消耗取暖油需求导致石油市场紧缺,基准原油期货被推高到每桶80美元上方。然而美国石油学会和美国能源信息署相继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尽管取暖油库存下降,但是截止1月8日的一周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全面增长。因而国际油价持续回跌到每桶80美元下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冷的气候终将过去,以气候推高的油价注定是短暂的涨势。本周公布的美国数据意味着经济幅度并没有达到足以提振需求的速度,美国12月份零售业绩下降,首次申领失业人数增长,消费者指数增幅放缓,经合组织库存仍然远高于近几年来平均水平。同时,美元汇率上升也打压了原油期货市场气氛。
本周国际油价连跌5天,从每桶接近84美元的高位跌至每桶78美元下方,落差7.4%。周五(1月15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油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39美元,交易区间77.7-79.31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3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7.1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46美元,交易区间76.81-78.35美元。
截止1月15日的一周,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首月期货每桶收盘均价80.07美元,比前一周低2.304美元,收盘最高价每桶82.52美元,最低价每桶78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每桶收盘均价78.702美元,比前一周低2.394美元,收盘最高价每桶80.97美元,最低价每桶77.11美元。
美国2009年12月份消费者价格较前月继续温和上升,表明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使得通货膨胀水平受到持续抑制。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仅上升0.1%。
另一项调查表明,尽管2009年末美国经济显现强劲增长潜力,但消费者在2010年初仍对未来状况持谨慎态度。路透社/密执根大学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仅小幅升至72.8,12月份终值为72.5。
希腊经济问题让欧元受压,美国数据显示制造业增长且通货缓解,美元兑多数货币上涨。周五纽约收市时欧元兑美元1.4373,跌0.9%。
周五石油期货市场备受关注的是国际能源署1月份《石油市场月度报告》。尽管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创下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准,但是库存仍然充裕。包括美国在内的经合组织成员国11月份商业石油库存可满足59.1天需求量,比10月份仅仅降低0.3天,仍然远高于55天的近几年平均水平。
国际能源署预计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均8630万桶,比2009年日均增加144万桶,在12月份报告预测基础上下调了3万桶。同时认为,全球需求势头依然疲软,2010年第一季度炼油业前景不容乐观。
欧佩克减产达到了在2009年将油价推高到每桶70美元以上的目的,但是随着油价上涨,欧佩克也放松了减产纪律。同时,随着扩大生产项目,剩余产能不断增加。国际能源署在月度报告中显示,欧佩克12月份有配额的11个成员国原油日产量2660万桶,比11月份日均增长9.5万桶。这意味着欧佩克原油产量超出日配额180万桶,履行减产率从11月份的60%降低到58%,而在2009年3月份,该组织履行减产率在80%以上。即使原油产量持续增长,但是欧佩克有效剩余生产能力已经增加了日均540万桶。
最近几个月,远期升水(近期交割的合同价格比远期交割的价格便宜)的石油市场结构刺激交易商和炼油厂增加库存。陆上储罐不够,就租用油轮储存在海上,以便在价格提高后出货。大量的中质馏分油(包括柴油、取暖油和航煤)储存在西北欧、地中海和新加坡附近的油轮中。国际能源署认为,截止2009年12月底,有9500万桶成品油(其中大部分为馏分油)储存于海轮,但是由于2010年初气候寒冷,预计1月份存储量将减少。
3.国际能源署认为今年石油需求量为2007年来最高,但是全球需求依然疲软
4.欧佩克有效剩余产能580万桶
年初投资者担心美国寒冷的气候将消耗取暖油需求导致石油市场紧缺,基准原油期货被推高到每桶80美元上方。然而美国石油学会和美国能源信息署相继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尽管取暖油库存下降,但是截止1月8日的一周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全面增长。因而国际油价持续回跌到每桶80美元下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冷的气候终将过去,以气候推高的油价注定是短暂的涨势。本周公布的美国数据意味着经济幅度并没有达到足以提振需求的速度,美国12月份零售业绩下降,首次申领失业人数增长,消费者指数增幅放缓,经合组织库存仍然远高于近几年来平均水平。同时,美元汇率上升也打压了原油期货市场气氛。
本周国际油价连跌5天,从每桶接近84美元的高位跌至每桶78美元下方,落差7.4%。周五(1月15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油2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39美元,交易区间77.7-79.31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3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7.1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46美元,交易区间76.81-78.35美元。
截止1月15日的一周,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首月期货每桶收盘均价80.07美元,比前一周低2.304美元,收盘最高价每桶82.52美元,最低价每桶78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每桶收盘均价78.702美元,比前一周低2.394美元,收盘最高价每桶80.97美元,最低价每桶77.11美元。
美国2009年12月份消费者价格较前月继续温和上升,表明经济复苏步伐缓慢使得通货膨胀水平受到持续抑制。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仅上升0.1%。
另一项调查表明,尽管2009年末美国经济显现强劲增长潜力,但消费者在2010年初仍对未来状况持谨慎态度。路透社/密执根大学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仅小幅升至72.8,12月份终值为72.5。
希腊经济问题让欧元受压,美国数据显示制造业增长且通货缓解,美元兑多数货币上涨。周五纽约收市时欧元兑美元1.4373,跌0.9%。
周五石油期货市场备受关注的是国际能源署1月份《石油市场月度报告》。尽管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创下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准,但是库存仍然充裕。包括美国在内的经合组织成员国11月份商业石油库存可满足59.1天需求量,比10月份仅仅降低0.3天,仍然远高于55天的近几年平均水平。
国际能源署预计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日均8630万桶,比2009年日均增加144万桶,在12月份报告预测基础上下调了3万桶。同时认为,全球需求势头依然疲软,2010年第一季度炼油业前景不容乐观。
欧佩克减产达到了在2009年将油价推高到每桶70美元以上的目的,但是随着油价上涨,欧佩克也放松了减产纪律。同时,随着扩大生产项目,剩余产能不断增加。国际能源署在月度报告中显示,欧佩克12月份有配额的11个成员国原油日产量2660万桶,比11月份日均增长9.5万桶。这意味着欧佩克原油产量超出日配额180万桶,履行减产率从11月份的60%降低到58%,而在2009年3月份,该组织履行减产率在80%以上。即使原油产量持续增长,但是欧佩克有效剩余生产能力已经增加了日均540万桶。
最近几个月,远期升水(近期交割的合同价格比远期交割的价格便宜)的石油市场结构刺激交易商和炼油厂增加库存。陆上储罐不够,就租用油轮储存在海上,以便在价格提高后出货。大量的中质馏分油(包括柴油、取暖油和航煤)储存在西北欧、地中海和新加坡附近的油轮中。国际能源署认为,截止2009年12月底,有9500万桶成品油(其中大部分为馏分油)储存于海轮,但是由于2010年初气候寒冷,预计1月份存储量将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