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登陆中国橡胶轮胎网 | | WAP浏览 | RSS订阅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橡胶制品 » 轮胎 » 正文

发展自主品牌北汽需要基因支撑

发布日期:2010-08-04          字号:放大  缩小


    北汽收购萨博部分资产,是徐和谊应对车企重组潮危局,支援自主研发的应景之举。相对于日前上汽联手通用西进印度,吉利联合高盛收购沃尔沃,北汽这次收购萨博三个成熟平台产品,算不上精彩。只能算是,中国车企海外收购潮中的一次常规操练,收购涉及条款,相比四年前中国首例海外并购案——上汽收购罗孚——也有不小差距。

 
  接任北汽董事长近三年多以来,徐和谊一直致力于改变北汽长期边缘化的事实。从最初竞购欧宝到收购萨博,北汽海外收购持续了一年多,与此同时,重组长丰计划失手后,重组福汽的行动也在一直紧锣密鼓进行。
 
  从政治上考量,虽然北汽坐拥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两块完全差异化的合资业务,但是提升自主品牌业务,才是衡量徐和谊领导力和决定北汽未来的核心标准。因此徐和谊必须内联外合,在核心职位上空降包括汪大总这样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管,才能在短期内赶上自主研发这趟快车。
 
  在萨博之前,上汽已经在海外收购基础上完成了技术消化和升级,这套模式也让“荣威”品牌取得了阶段性业绩。北汽的萨博路线能否迅速复制“荣威奇迹”?在逻辑上,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目前摆在徐和谊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北汽如何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清晰的企业基因。
 
  由于历史原因,北汽旗下北汽控股,北汽投资和北汽福田,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等基因。尤其是北汽控股作为集团公司,对旗下企业发展长期以来缺乏足够影响力。以至于,没人说得清楚“北汽是怎样的企业”。
 
  上汽荣威的成功,简单来说,是上海大众技术人才和上海通用营销人才组合,上汽和合作伙伴开放和平等合作心态的成功。尤其是上汽通过三十年合资,培养了一批执行力和创造力强的中层队伍。这方面恰恰是之前北汽缺乏和徐和谊迫切想弥补的。
 
  徐和谊上任后曾一度谋求提高集团话语权,并通过人事调整等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管战略的高管可以通过空降等形式网罗,在具体执行层面,如总监、部长一级要寻找一大批务实,有执行创新力的人才并不容易,特别是有市场意识和创造力的销售、营销和公共关系的专业人才。
 
  而借收购萨博,提升企业形象,是北汽接下来和自主品牌业务并举的核心工作。此前因为出现过联合旗下企业封杀媒体之类的鸵鸟思维,北汽一直缺乏足够舆论认同。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链转移,欧美技术人才近年大量回流,国内汽车企业找到技术研发人才相对容易,岗位职责和激励也相对可以量化。而营销、公共关系等职能部门更多是检验创造力,没有长期融洽,善于沟通,鼓励创新的氛围,是培养不出创造力基因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供应
推荐公司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鲁ICP备16051273号-1

电话:0535-6678862 传真:0535-6680489  邮箱:cnrubb@163.com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青年路30号

(c)2008-2011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误证责任。